第5章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2 / 2)

魏仁浦听到柴宗训一番明志之言,眼眶不禁闪过先帝世宗的身影,那是一个多么英明神武的君主,不料英年早逝。好在当今陛下明事理、好读书,加上自己一番培养,陛下他日定能成长为一代明君。</P>

“臣相信陛下一定能做到!不知陛下对当前之势有何见解,可以说与臣听,臣再为陛下解惑。”</P>

“如此甚好,朕这几日也提前做了些功课,大致了解了大周目前的难处,南北皆有未定之处,先帝世宗驾崩前,仍在对辽作战,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P>

“陛下所言极是,目前大周北有辽、北汉,南有蜀、唐、南汉等,可谓是四面楚歌,尽管我大周拥有中原大部,但统一之路尚远,陛下可知如何破局,方有利于大周周旋与各国之间?”</P>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这八个字是先帝世宗制定的统一之策,也是当下最稳妥的办法了。朕也会按照这个方向走,不知魏相公以为如何?”</P>

“陛下圣明!文官之中大多也是认同这个策略,南方的几大势力都处在分崩离析之间,而北方辽国势力还很强大,日后可再寻找最佳攻辽之法,徐徐图之才是上策。”</P>

对于大辽,柴宗训确实放在了心上,这个草原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日后会成为自己乃至大周的心腹大患,必须找到最稳妥的方法,削弱甚至灭掉这个草原政权。</P>

至于南边的势力,也该轮到赵匡胤手下那批人上场了。柴宗训将赵匡胤点为帝师,就是想趁这个机会摸一摸他的底,在统一方向上、南征人选上与赵匡胤达成一致意见。这样一来,等到诸将凯旋,柴宗训就有机会通过调任、升任等方法,瓦解赵匡胤的军中势力。</P>

“依魏相公之言,朕还需要与武将们达成一致,才能在大军南征之时事半功倍,‘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朕如今就怕武将中间会有不同的声音。”</P>

“陛下请放心,依臣所知,各地节度使与禁军之中,大多赞成先南征、后北伐。明日便是赵检校当值,陛下也可亲问其意见。”在魏仁浦看来,先帝世宗余威尚存,军中将领对南征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异议。</P>

柴宗训听罢,顿时对赵匡胤的反应起了兴趣,若是自己亲口问他,他怕是也会举双手赞成。柴宗训前不久才敲打过赵匡胤,他定是有所收敛,生怕自己看透他早就想要兵变夺权的心思。</P>

“今日辛苦魏相公了,统一之策待朕问过赵检校后,会在朝堂上公议,还望魏相公能先去探一探另外两位大相公的话,如有异议可私下先来与朕详说。”</P>

“臣遵旨!那臣就先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