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临行之际,按照诸葛丞相的嘱托来讲,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住凉国的动向,扼制住边疆事态的发展,如今看来,凉国也不愿冒然出战。
这样的话,就给了黄丞一个可以和他们周旋到底的机会。
黄丞离开凉国皇宫,来到了驿站里,提笔写信,写了两封。
一封就是写凉国的态度,也就是自己和李义君的对话,这封信交给使节队伍中的人去送,信中强烈说明了一点问题,是说,已经按照陛下旨意,和凉国商谈要不要打仗的事情,信中内容语气颇为强势,大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
这封信要是让凉国看到了,他们必然会以为,今日的魏国,当真就是不怕打仗。
这是他故意为之。
一封,是在凉国的所作所为,和自己推测出的凉国朝中大臣的各个情况,这封信比较机密,通过锦衣卫的情报成员,传递给京城。
写完这两封信,黄丞长吁一口气。
今日一役,算是赢了凉国一筹。
凉国皇宫里。
徐凤云正和李义君在交谈。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分析今日的局势:
“这个魏国使臣所表达的意思,当真就是要战便战?”
“回陛下,八九不离十了,魏国使臣的态度很明朗,显然,他是有备而来,态度无比强硬。”
“我们安插在魏国中的探子不是都说,黄丞这个人比较胆小谨慎吗?”
“陛下,微臣怀疑,这是黄丞的故意为之。”
“”
徐凤云皱起了眉头,思虑半晌,问道:“现在唐国那边的动静怎么样?”
李义君回答道:“陛下,魏国的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一时半刻,微臣估计,唐军是不会有什么动静了。”
徐凤云这下子眉头皱得便是更紧了,他接着问道:“端国呢?”
李义君道:“他们采取的措施,依然还是隔岸观火,不过,微臣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也在看唐国的态度,同时,也在小心提防着唐国的确切动向。”
也不愿端国如此。
唐国和端国的密谋,说是借道,万一到时候道借了,不还了怎么办?
人家端国担着风险呢。
徐凤云认真想了想,叮嘱般向李义君说道:“先将魏国的使臣晾在一边,让边疆冲突这件事情在酝酿两天,等他们先忍不住了,让我们占据主动,同时,也看看唐国到底的是什么意思。毕竟,现在各国当中,唯一能和魏国一较长短的,就只有唐国了。”
他有些想不通,不明白唐国皇帝还在等什么。
如此一个绝佳的机会,要是在错过的话,下一次,可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李义君抱拳告退。
目前也好像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
世人都说枪打出头鸟,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所以,即使是事情的发展真的到了唯有战争可以解决的地步时,哪也不能是凉国率先向魏国爆发战争。
唐国,是最好的冤大头。
因为就算是巅峰时期的魏国,面对唐国的整体实力,恐怕也就是五五开而已。
可是唐国却一直瞻前顾后,这让凉国很是着急。
李义君到目前为止,不仅顾虑这个问题,他所顾虑的,还有其他事情。
比如,魏国皇帝封禅在即。
只要一旦在楚国封禅之后,魏国的皇帝,在诸国之中,可真就是无敌的存在了。
届时,民心所向,在打可就难了。
可是,坏消息依旧隔着万里河山传了过来。
赵长青在楚国进行封禅了。
而且封禅仪式很圆满。
现在的赵长青,已经是集两国大地气运于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