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笼罩的自由城,迎来一个不眠之夜。
自由城,巨神教堂。
安妮率领信众,为先知守灵。
三日之期已到,先知会否如同信徒们期待的那样复活?
并不是所有的信徒,都像安妮那么坚定。
他们渴望见证奇迹,同时也忍不住担心,万一先知未能如期复活,接下来怎么办?
不难想象,在场的绝大多数见证者将会信仰崩溃,巨神教会也将化作一盘散沙。
咚——
咚——
咚——
教堂塔楼,传来洪亮的钟声。
午夜十二点整。
当钟声停止,新的一天到来……
假如先知仍然未能复活,预言将被证明为谎言,一切都完了……
就在人们患得患失的时候,蒙在灵柩上的白色麻布,突然被掀开。
赤裸的青年,缓缓从灵柩当中坐起来。
教堂中的祈祷声,戛然而止。
上万名信徒,集体陷入呆滞。
尽管他们已经在脑海中,无数次模拟奇迹降临时的情景。
然而当奇迹真的到来,人们还是被发自灵魂的强烈震撼,冲击地无法思考。
鸦雀无声的寂静,持续了数秒。
直到先知站起身来,露出怜悯的微笑。
教堂中的信徒们才如梦方醒,集体跪在地上顶礼膜拜。
喜极而泣的欢呼,如同山崩海啸!
安妮含着眼泪,跪着爬到灵柩跟前,亲吻先知的脚。
如同圣经中描述的那样,她用泪水为先知洗脚,并用丝绸般柔顺的长发擦干。
午夜钟声,被人们欢呼神迹的呐喊盖过。
见证奇迹之日,从此被巨神教会的信徒们定为“复活节”。
艾伦平静的享受着人们的欢呼与摩拜。
内心毫无波澜。
导演一场起死回生的神迹,对他而言不算难事。
“祈愿术”模拟“克隆术”,再加上一点儿小小的幻术,就能满足信徒们的期待。
复活之后,艾伦立刻着手扩张巨神教会。
他用“祈愿术”模拟8环“变形万物”和环“鬼斧神工”,创造出一大批金色泰坦雕像,分发给各地教会,作为圣像来供奉。
每一尊圣像,都蕴含艾伦的一丝神性。
远方的信徒不必见过艾伦,就能对着圣像祈祷膜拜,为他贡献信仰愿力。
接下来,艾伦以先知的身份,应用自己以博士身份在所罗门研究所获得的成果。
泰坦原体,就是始祖泰坦的神性碎片。
泰坦网络,其实就是魔改的信仰网络。
艾伦继承了始祖比蒙和始祖利维坦的神性,神力之强大远胜任何一个泰坦原体。
以自身神性为中枢,创建的泰坦网络,辐射半径囊括全世界。
巴特勒教授创建的“避世网络”,也被他兼容进来,并且沿用前者宽松的网络协议。
艾伦将升级扩展之后的“避世网络”,更名为“救世网络”。
人们不难从中品味出强烈的宗教色彩。
“救世网络”,从创建第一天开始,就将巨神教会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教堂链接起来。
以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教派形成山头势力,曲解教义,沦为异端,导致教会分裂。
统合在“救世网络”之下的巨神教会,激发出强大的组织力度,由此步入高速扩张的黄金期。
……
七年后。
自由城。
叮铃铃——
叮铃铃——
巨神教会创办的寄宿制学校,敲响集合的铃声。
平日一个赛一个淘气的孩子们围在安妮身旁,不吵也不闹,都成了懂事的乖宝宝。
如今的安妮,已经年过三旬,身段依旧窈窕修长,容貌依旧美丽动人。
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留下衰老的痕迹。
然而与年轻时相比,气质更为沉稳恬静,流露出令人为之心折的威仪。
在教会里,安妮有两重身份。
既是使徒,也是先知的伴侣。
为了维护先知超脱世俗的圣洁形象,安妮不能为自己的丈夫兼偶像生儿育女。
为了弥补这份缺憾,母爱泛滥的安妮创办了这所专门收容孤儿的寄宿制福利学校。
这七年来,安妮亲自管理学校,教导孤儿们读书写字,学习经文,坚定信仰,锻炼超能力。
孤儿们的超能力,一部分来自感染泰坦细胞觉醒的技能,更多的则来自超凡血脉。
安妮的养子和养女,都注射过她的血脉精华,跟随她修炼冥想秘法,小小年纪就觉醒了术士血脉。
其实不只安妮,这些年来,所有融合先知之血的信徒,都以生儿育女或者输血的方式,将他们从先知那里获得的超凡力量,以及修行方法,积极分享给亲友和门徒。
艾伦开创的泰坦巨人血脉系谱,就这样开枝散叶,在灾变纪元的废土上推广开来。
“安妮妈妈!今天是复活节!听说中午教堂要举行一场盛大的祭典,你能带我们去观礼吗?”
穿修女制服的小姑娘,忽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满脸期待的望着安妮。
“当然要带你们去。”
安妮微笑着摸了摸小姑娘的羊角辫。
“你们先去吃午饭,换上做礼拜的制服,然后咱们就出发。”
“好耶!”
孩子们欢呼雀跃。
下午两点整,教堂塔楼传来洪亮的钟声。
安妮换上一袭金色主教长袍,带着打扮成小教士和小修女模样的孩子们,穿过宽敞洁净的街道,走向威严的巨神大教堂。
街头的人群,如同溪流,也跟他们一样,朝教堂的方向聚集。
途中擦肩而过的路人,纷纷驻足,向安妮脱帽致意,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敬意。
安妮微笑着点头还礼,没有冷落任何人。
孩子们跟在养母身旁,分享她的荣光,同时也为养母美丽大方的风度仪表所折服。
这些自幼缺失亲情呵护的孤儿,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位完美的养母而深感自豪。
安妮的关爱和教导,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他们的心灵,治愈了他们的童年创伤。
扩建之后的大教堂,总共有三万个席位。
然而还是远远不够用。
每逢节日庆典,先知亲自传教布道,譬如今天,几乎全城居民都会来到教堂,挤得水泄不通。
万众瞩目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布道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