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诛少正卯2:为什么说孔子诛杀少正卯会引发历史争议?(2 / 2)

这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斗争!</P>

鲁国,已经决定了用孔子的儒家学说去治理国家,而且孔子自参与治理鲁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被事实证明了行之有效的治国理政理念,绝对不容许在此关键时刻被人为打断。</P>

从自己学生们口里,孔子很清楚少正卯推行的理念,与自己的儒学理念完全不一样。</P>

也许少正卯是一位正人君子,而且是才华横溢、辩才一流的正人君子,且为官可能是清廉的,但在意识形态上却成了孔子治国理政的对立面。</P>

六十岁以前的孔子,可谓是一心追求于从政,希冀着自己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治国理政上,他的忠君爱国必须体现在为国君为国家效力,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政绩上。</P>

甚至,孔子梦想着成为鲁国的执政大夫,将自己的满腹才华,用于伟大的鲁国中兴事业上!</P>

既然你少正卯要成为孔子的对立面,而且是极具危险的对立面,那孔子一旦有了机会,还不将你少正卯给灭了?</P>

换作是笔者,也一定会一把将少正卯给灭了!</P>

孔子知道颜回点拨了仲由等人后,使仲由等人清醒过来,对颜回大加赞赏。</P>

他想想自己用五类恶作为诛杀少正卯的理由,相比颜回的解释,感觉脸上热热的。</P>

所以,孔子后来很坦率地对人说,颜回甚至比自己还要贤。</P>

所以,后世唐朝大文学说韩愈也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P>

一直以来,关于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争论不断。有的说孔子这样的圣人,倡导的又是仁德礼仪,怎么可能施此暴行?</P>

也有的说,孔子对自己的理论是相当自信的,在当时的鲁国已然是整个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区区一介少正卯给乱了心神,最后干脆恶向胆边生杀了少正卯?</P>

更有人说,孔子这样的圣人,心胸必定开阔如大海,怎么可能因此而杀了少正卯?</P>

还有的人从这段历史甚至少正卯这个人仅有《论语》中才有记录,而春秋的正史《春秋》三传无只字提及,得出这事不可信的结论。</P>

甚至,还有人认为当时孔子的大司寇权力非常小,根本没有资格诛杀一位大夫。</P>

甚至,有的从分析孔子的性格、治理国政的习惯等,认为孔子不可能有这段历史。</P>

当然,也有人从这个故事出自儒门高徒荀子之口、且《论语》予以记载为由,强调此事在历史是肯定发生过。</P>

笔者认为,孔子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虽然伟大,但应该也有缺点也有优点,也有其历史环境下的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P>

长期以来,孔子被人们所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神化的过程,是被历朝历代统治阶级从自身统治需要而反复利用的历史人物。</P>

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往往受制于是一个好人或者是一个坏人这样的评判,最后往往就是仁德圣贤与大奸大恶这两个极端。</P>

这应该不是真相。</P>

历史上的商纣王帝辛,春秋第一霸齐桓公,大秦王朝第一帝秦始皇,三国枭雄曹操,蜀汉贤相诸葛亮等等,当然还有孔子等等,其实他们都有性格,都有优缺点,都有着与常人无异的一面。</P>

从孔子诛杀少正卯这件事上来说,孔子并非印象中那个人,甚至绝对不是子曰时拖声慢语那种曰法。</P>

他在少年时、中年时、老年时各有不同的性格,因为时代背景放在那里,孔子的经历放在那里。</P>

这个时候的孔子,政治上已经成熟了,作为政治家,何时杀伐果断,何时该隐忍退让,何时当慷慨激昂,何时得义愤填膺,自有该有的表现。</P>

对孔子来说,少正卯正是他所不能忍的人,这么多年来,放任少正卯这样的人坐大坐强,对国家来讲就是养虎遗患,是当时的执政者失政所致!</P>

如今,自己作为大司寇,完全有权力替国家消除这个隐患。</P>

所以,孔子绝不心慈手软!</P>

放到现在,我们真的为孔子以这样的理由杀了少正卯会感到不齿,但放到那个年代,是符合鲁国的国家利益的。</P>

所以,尽管当时民间尚有一定的非议,但至少以鲁定公为首的鲁国执政团队并未因此而责怪孔子。</P>

而且,此时的鲁国,正面临来自齐国的压力。</P>

无论是鲁定公,还是三桓,都必须将应付齐国压力,作为当前首要大事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