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虎制订了缜密的计划,计划分A计划和b计划。</P>
其中A计划就是借外部势力干掉季孙斯和仲孙何忌,b计划就是自己动手干掉季孙斯和仲孙何忌。</P>
叔氏宗主叔孙州仇不足为虑,他刚继任宗主,在家族中的威望还没树立起来,而且请了长期事假,因为他要守丧。</P>
配套A计划的,是将支持季孙斯和仲孙何忌的外部力量给削弱。</P>
这才有了鲁国奉晋国之令讨伐郑国时,季孙斯和何孙何忌居然不借道连续两次出入卫国,惹怒了卫国。</P>
派季孙斯和仲孙何忌赴晋国,本来也是阳虎之谋。让两人在晋国受到非礼待遇,从而让晋国的卿大夫们看扁季孙斯和仲孙何忌,认为鲁国三桓已经不值得重视,最后不得不重新选择代理人,这个代理人当然是阳虎。</P>
但没想到,季孙斯虽然是个废物,但仲孙何忌却有着自己的思路。</P>
仲孙何忌居然敢在晋国人面前诋毁阳虎,并要求晋国支持三桓,压制阳虎。</P>
好在晋国卿大夫们对三桓和阳虎的看法意见并不统一。所以阳虎有些担心,他必须加快自己的行动。</P>
A计划的前提是必须有外部力量打击鲁国,在打击过程中,将季孙斯和仲孙何忌推到最前面被打死!</P>
这个外部力量最有力的,当然是来自齐国的力量!</P>
阳虎早就相信,齐鲁必有一战,因为齐鲁之间因为先君鲁昭公之事,产生了领土纠纷矛盾。</P>
前面讲过,鲁昭公流亡齐国后,齐国国君齐景公一开始非常积极帮助鲁昭公回国。</P>
齐国连续出动齐军讨伐鲁国,攻占了鲁国重镇郓邑,并将郓邑送给鲁昭公作为根据地。</P>
后来,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太快,齐景公不再帮助鲁昭公,鲁昭公流亡去了晋国,郓邑就被闲置在那里。</P>
郓邑本就是鲁国领土,但被齐国攻占后,成了齐国领土。齐国又将郓邑给了鲁昭公,那又成了鲁国领土。</P>
但是郓邑人民经过十多年的实际体会,认为鲁国这样的国家实在不能让郓邑人民安居乐业,所以一心想着归顺齐国。</P>
终于,到了公元前504年冬,郓邑公然投靠齐国。</P>
哈,机会来了,鲁国执政大夫阳虎立即采取突发事项处置措施,具体就是派季孙斯和仲孙何忌率军平叛。</P>
这个指示表面看来是极其英明的,郓邑公然投靠齐国,鲁国能听之任之么?</P>
执政上卿阳虎的理由非常充分,季孙斯和仲孙何忌作为鲁国卿大夫,当然得率军平叛。</P>
按照阳虎的想象,强大的齐国定然不会放弃这白白到手的郓邑,更何况,郓邑已经曾经被齐国占领过一回。</P>
但令阳虎遗憾的是,齐景公并没有出兵保护郓邑。</P>
但郓邑人民非常血性,他们既然选择了投靠齐国,就作好了与鲁军一战的准备。</P>
郓邑紧闭城门,季孙斯和仲孙何忌率鲁军包围了郓邑。</P>
包围一个城池而已,两人不敢发动攻坚战。</P>
郓邑在宣布投靠齐国前,早已作足了准备,包括城防工程建设。</P>
季孙斯和仲孙何忌率鲁军围了郓邑几天,看来看去都看不出郓邑有被攻破的可能,又担心齐国出兵来援,只好无功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