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精通诗经,真心不容易。</P>
而鲁国难道就一首首都让季札欣赏了?或者说,季札就真的不厌其烦坐而论道?</P>
史料记录了很多很多季札对相关诗歌的评价和感悟,这里我们也不一一细表了。</P>
而且,季札也并非是全部都予以评价,如《桧风》和《曹风》,季札只是皱了皱眉,也许他没听出来这是反映哪个国家的诗歌,也许他对这种弱小国家不屑评价。</P>
季札的知识之渊博,当然是毋庸置疑的。</P>
只是读史的我们纳闷的是,难道季札先生就一直坐着由鲁国人一首诗歌一首诗歌的吟唱下去,然后逐一作评价,谈感悟?</P>
包括诗歌一关过了后,接下来还的乐舞表演。</P>
据说,鲁国人搬出了周代的乐舞。</P>
于是季札欣赏到了用以歌颂周文王的音乐,具体就是以奏箫作为配乐的象舞以及以南方的乐曲作为配乐的龠舞后,感叹道:“这些乐舞,真的很美,只是有所遗憾。”</P>
季札的意思是周文王最终并没有实现克灭殷商、一统天下的宏愿,出师未捷身先死,令人遗憾。</P>
我们不知道鲁国人这一次让吴国公子季札欣赏诗歌和乐舞用了几天,但史料记载得如此详细,可以想象的是当季札每次说出诗歌和乐舞所蕴涵的意义,谈出自己的感悟,而且每每都是一针见血说到了点上。</P>
诗歌还好,但有些乐舞,可以说是除了天子外,唯鲁国才有,本就是鲁国引以为傲的宝贝。</P>
但季札区区一个一直以来被视为东夷诸侯的吴国公子,居然了然于胸,如数家珍!</P>
鲁国人不甘心,他们又将商代和夏代的乐舞搬了出来。</P>
但季札仍然从容不迫,随手掂来,对这些乐舞都表达了自己的赞美和感慨。</P>
终于,最后,鲁国搬出了压轴大戏:虞舜时代的乐舞!</P>
貌似季札此前去过鲁国的乐库一样,他只消听了开头一部分,就赞美不已:“这应该是历古以来最美妙的乐舞,难怪虞舜能够成就大业。”</P>
鲁国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季札,好象在看一个诗歌乐舞界的妖孽一般。</P>
饶是鲁国有着除大周王室以外最丰富的诗歌乐舞资源,但没有什么是这位吴国公子不熟悉甚至精通的。</P>
每次,季札的评价和感慨,如一阵阵响雷,将鲁国人最引以为傲的资本给击得粉碎!</P>
鲁国人终于心虚了,季札也貌似知道鲁国再也拿不出什么可以考验自己的乐舞了,他站起来朝鲁襄公施礼道:</P>
“贵国乐舞之丰富,令人惊羡;上古乐舞之伟大,令人向往;先人功德之顶盛,如天地般滋育我们后人。</P>
札今日能够欣赏此等乐舞,实在太荣幸了。</P>
相信贵国还有其他更为精妙的乐舞,但可惜,札只能哀叹学识不足,已经不敢再请求欣赏了,那就到此为止吧。”</P>
在场的鲁国人终于把悬着的心给放下,季札先生此番话,无疑给了鲁国最大的面子。</P>
季札心道:虽然知道你们拿不出好货了,但老子还是要装作自己欣赏不起了的样子,你们也不要为难老子了。</P>
要知道,为了来一趟你们鲁国,老子不知恶补了多少知识?</P>
成语“叹为观止”,就是由这位季札先生发明的。</P>
季札的表现令在场的鲁国人无不佩服无不惊讶的!</P>
因为当时的列国诸侯,包括鲁国在内,估计还真找不出一个能做到如季札一样的人,一个对诗经和乐舞如此精通的人!</P>
在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和礼仪的鲁国,季札这样的人,无疑就是大师级别的存在,迅速得到了整个鲁国的敬仰!</P>
季札的大名,在曲阜的任何一个地方被人们传颂着。</P>
从此,鲁国记住了季札,也记住了吴国!</P>
这其中,有一个叫孔丘的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听着人们对季札的传颂,看着人们对那位自己根本不可能见到吴国公子季札的赞美,孔丘心头升起一股志气:</P>
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自己培养成一个精通礼乐知识的人才,成为季札那样的大人物。</P>
孔丘,即伟大的孔子先生,当年他仅有八岁!</P>
也正因为如此,孔子后来一直把季札当成自己的老师,尽管这位老师没有教过他什么。</P>
但季札这次访问鲁国的故事,令孔子立下了一生专研礼乐的伟大目标,间接催生了一位流芳百世名扬古今中外的孔圣人!</P>
据说,后来季札去世的消息传到鲁国,对季札无比尊敬的孔子先生专程带着自己的弟子前往吴国吊唁。</P>
孔子依礼向季札吊唁,向吴国人民展示了最正宗的丧礼。</P>
据说,孔子还亲自为季札撰写碑文,给当地的吴国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