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随着秦国、楚国最近一些年来非常低调,加上齐国刚刚被晋国收拾了一顿,如今的晋国在整个春秋江湖可谓是如日中天风光无限。</P>
紧紧追随着晋国的鲁国,看起来日子将越来越好过。</P>
对了,我们好长时间没讲讲国际局势,也没好好讲讲春秋十二诸侯的基本情况了,这个必须好好交代。否则,鲁国的鲁襄公以及一干公卿大夫们真的要无从适从了。</P>
我们把时间节点设在公元前550年左右,先讲讲整个国际局势。</P>
这个时候的春秋整个国际局势,天子是周灵王。周灵王在干什么?他什么也不用干,因为他什么也干不了。春秋都走到了这个时候了,对于列国诸侯来讲,天子可有可无。</P>
周灵王只要关心自己的王室,别出乱子就行。然后,就是呷着茶,看着列国诸侯的各种乱象。</P>
列国诸侯的乱象,几乎每年都有,也貌似见怪不怪。我们先讲讲西方大国秦国,此时正是秦景公时代。</P>
公元前559年,晋国组织了晋、鲁、齐、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郳等诸侯讨伐秦国,这便是迁延之役。</P>
此战,秦国并未受到多大损失,但秦国也见识了晋国超强的号召力与战斗力,故迁延之役后,秦景公从秦国发展的大局出发,有意与晋国停战休兵。</P>
晋国也要寻求一个相对安定的西线环境,所以有意与秦国休战。于是,公元前549年至公元前547年,双方互派使者,初步达成休战的意图。</P>
但是,由于双方矛盾积累太深,近十年来秦国与晋国虽然未再开战事,但双方并未结盟,仍处于敌对状态。</P>
由于秦国与晋国长达十余年的休战,使晋国免除了西线兵患,秦国也获得了一个时期的稳定发展期。</P>
与秦国结盟的是南方超级大国楚国,楚国此时的国君是楚康王。楚康王时期的楚国,最主要的敌人除了晋国外,就是吴国。</P>
公元前559年,楚军讨伐吴国,却被吴国击败。公元前555年,楚军借郑国内乱之际,出兵伐郑,结果被一场冰雨给击败,损失惨重。</P>
连接遭受重大军事打击的楚国,其国际威望严重下降,楚康王忍辱负重,终于在公元前549年在巢邑大败吴军,并射杀吴王诸樊。随后,于公元前548年,楚军讨伐并一举灭了叛楚归吴的舒鸠国。</P>
楚国看来重新崛起了,吴国遭受重创后,看样子楚国的东线威胁大大减轻,这意味着楚国迟早将要北上中原,继续与晋国争霸。</P>
其他几个中原传统诸侯都不怎么太平。如传统小强诸侯郑国,先是于公元前563年爆发了五大夫之乱,然后是子孔专权,直到公元前551年,子孔被郑国公卿大夫们杀死,郑国才算稳定下来。</P>
必须要提一提的是,此时的郑国,有一位大牛人开始执政,他便是赫赫有名的子产。</P>
关于子产的故事,我们在讲郑国故事时讲了很多,这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也是整个春秋史上牛人榜位列前十的大人物。</P>
子产执政时期的晋国,采取的对外政策是紧紧追随晋国。</P>
陈国和蔡国。这两个国家此时都是楚国阵营的诸侯,归顺的是楚国。不过,由于晋国自鄢陵之役大败楚国后,陈国、蔡国不得已追随了晋国。</P>
但由于两国离楚国最近,且历史上与楚国多有结盟,所以跟晋还是跟楚,两国总是三心两意,这导致两国由于楚国的压力而内部矛盾重重。</P>
如蔡国。公元前553年,上卿公叔燮就有意说服国君蔡景侯叛楚归晋。公子燮是蔡景侯的叔叔,应该说也是一位实权派人物。但他推动蔡国叛楚归晋之事,直接导致了一场内部权力斗争。</P>
结果,亲楚派的蔡国公卿大夫们联合起来,干掉了公叔燮,并迫使另一位公族大夫公叔履逃亡。</P>
蔡国内乱还直接影响了邻近的陈国。陈国大夫庆虎、庆寅借机运作了起来,他们赴楚国告状,说陈国卿大夫公弟黄参与了蔡国公叔燮之谋,蔡国公叔燮有意推动蔡国叛楚归晋,陈国公弟黄有意推动陈国叛楚归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