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P>
经过一场内乱,曹操再次卧床不起。躺在床上,曹操感到万分沮丧,甚至他这辈子从未如此沮丧过。</P>
二十余年战场生涯,他曾数次处于低谷,几次性命垂危,都有惊无险,死里逃生。然而此次,他觉得自己生机正在耗尽。</P>
以前处于低谷时,他年轻得很,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终会有机会。如今,他五十六岁了,一旦倒下,恐怕一蹶不振,再也不能东山再起。</P>
整个邺城死气沉沉的,两个月了,很多人仍不能从内乱中恢复过来。这也足以表明,这场内乱,动摇了邺城的根基。</P>
荀彧也是忧心忡忡,曹操病重,他也只是勉强维护着邺城的稳定。耿纪等人被诛,也使得原本一些不安分子也暂时安定了下来。</P>
这天,冀州名士官拜东曹掾的崔琰向刘协上奏了一篇奏疏,名为《请释放严曼才书》,请求朝廷放了关押在大牢里的严畯,终于有人为严畯仗义执言了。</P>
在这篇《请释放严曼才书》中,崔琰首先肯定了严畯把字典带到邺城,给邺城带来的正面影响,称字典乃世之瑰宝。随后,他指出叛乱乃耿纪等人所为,且已查清与严畯毫无关系。</P>
最后,他对严畯被无辜关押感到愤慨,指责一些办案人员,以权谋私,无故抓捕和关押严畯,称这是一场冤案,是对名士的迫害,甚至比多年前的党锢之祸还恶劣。</P>
此疏一出,掀起千层浪,一些朝廷官员、当地名士纷纷站出来支持崔琰,为严畯求情,包括杨彪、陈琳、徐干、刘桢等,尤其以文人居多。这给曹操和荀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P>
荀彧看到崔琰的这篇奏疏,脸都黑了。严畯是陈飚的人,邺城正处于动荡之时,基于安全起见,他才将严畯投入大牢。可在大牢里,他也没对严畯怎么样呀!严畯除了没有自由之外,可谓是吃好喝好,身子都胖了不少。</P>
他也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崔琰怎么骂他,他本也不在意,但这奏疏中最后一句话惹怒了他。那就是,崔琰把他关押严畯看成是一件比党锢之祸还恶劣的事情。</P>
党锢之祸是什么?那是一群太监为控制言论,怂恿陛下打压文人。崔琰拿他关押严畯之事与党锢之祸相提并论,是骂他连太监都不如。哼!士可忍,孰不可忍。</P>
荀彧终究是个沉稳之人,他请示了曹操,曹操让他全权处理。他就让人去把崔琰请过来,准备和崔琰吵一架。崔琰很快就过来了。</P>
“季珪所上奏疏,我看了,不禁赞叹,季珪凤采鸾彰,才学非凡。”虽是夸赞,但荀彧夸的是崔琰的文采。崔琰听了,有些得意。</P>
“只是,严畯乃陈飚的人,今贼人居心叵测,在邺城作乱,使邺城动荡,与陈飚不无关系,季珪此举,恐怕有相助贼人之嫌。”</P>
“哈哈哈哈!”崔琰狂笑一番:“尚书令今日请我前来,莫非亦想抓我入大牢?至于罪名,莫非就是相助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