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有点机缘巧合,那时也算年轻,本身也算半个记者,而对于这样的事也是义愤填膺,充满感慨,得到消息后,我拎着相机就去了,孤身一人,但当地那时已经封锁了,我作为一个外乡人根本进不去”
“后来就遇到几个老乡,问我想做什么,我就说想把这件事情拍成电影记录下来,他们也是深受其害,附近很多人,他们的亲戚朋友也都得上了艾滋,那个时候媒体不发达,他们心里也都憋着气”
“然后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作为走亲戚的进到了村子里,然后就遇到了主角一家”
周游紧接着问道:“那你不害怕吗?别说以前科普不发达,就算现在让一个人长期跟艾滋病人生活在一起,也没几个能做到?”
“呵呵,你说能不怕吗?进去之前我找了好多专家,问到底通过哪些渠道传播,一起吃饭会不会传染上,都有哪些保护措施,我才敢去的。”
“但是到了那个环境中,却又不害怕了,因为周围的人太惨了,等死是一种什么感觉?我那个时候才明白,人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的那种无助感和绝望感。”
周游,这点深有体会,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虽然没有悲伤的配乐,当你看了,那幅静静的画面,人物单纯的诉说,那一幕幕对你的冲击极强,比任何影片都来得更加强烈。
引起强烈对比的是那几个孩子,孩子眼里对死亡是没有概念的,也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即将离去,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会多么悲惨。
人性的枷锁里面有一句话描写的好:“这个世界上唯一不计回报,爱他们的人离开了”
纪录片,所以说是记录人真实的生活,不会对人造成改变,但那是假的,不管好还是坏,你都给记录当事人带来了一些改变。
其实这类纪实类的纪录片,很压抑,不能经常看,但是你又不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