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长期以来也是相互矛盾但又各自成立的两个学派,我提出的光的“螺旋柱体论”很好的融合了两个学派长久以来的所有实验现象。光的“螺旋柱体论”对我在上述问题的思索上给予一定的启发,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模式——循环。
儿时在一本奇闻怪录书上看到过,有种人的的眼睛天生就有放大镜的功能,可以看见许多一般人不易发现的物质,在一张32K纸上可以清楚写出数万字,很神奇。不过这种人看不成电视,看见的电视频幕由一堆由“红、绿、蓝”小方块组成,我之后拿放大镜对着家里电视看了看,果然看不见图像,密密麻麻全是红、绿、蓝三种小色块。学习光学后我才知道“三基色”这种概括,红、绿、蓝三种光按一定比例排列在一起,可以在人的视觉效果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人远远的看去就构成色彩斑斓的图片和视频。这让我意识到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
随着对微小粒子的思考加深,我意识到当物质小到一定程度,在它身上将失去一些基础属性,比如电子和光子本身并没有“颜色”这一属性,“颜色”这种属性只存在于原子以及原子级以上的物质身上,力子比能量子小,所以力子本身也不具有“能量”这一属性……
紧接着意识到“超感知世界”的真实存在,长久以来各种乱七八糟的推断和听闻凝聚在一起,我对“空间”这一概念有了一个较满意认识,我想到的“空间的物质模型”基本如下:
当物质小到一定程度,或者大到一定程度,到达一种人类无法认知的极限,物质将失去“大小”这一属性,此时基础物质密密麻麻的布满宇宙。基础物质的类型可能有2到5种,它们各自独立,却又以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状态互为一体,处于一种粘稠状态,构成空间。空间是物质的一种统一体,它没有“大小”的概念,因此也就没有“有限”或者“无限”这种说法,空间本身处于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循环状态。
基础空间是粒子性和连续性共存的一种状态,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概念?我一直在生活中寻找一种实例来理解它……在大学期间,有一次我坐在一女孩对面吃饭。老实说我有点喜欢她,不过不好意思一直盯着她看,就把视线往下移,看见她脖子上戴了一条很精美的项链,我从没有如此关注过一条项链,估计当时是爱屋及乌心理在作祟,对她所戴项链观察的比较细致,在这个过程中,我忽然意识到项链就是一种粒子性和连续性共存的物质!
项链的每个环各自独立,但每个环与每个环之间又紧密相扣,实际是无法分割一个整体。“项链模式”证明粒子性和连续性是可以同时存在与一个物质上,也就可以说明我所推断出的“空间的物质构想”可以成立。
基础物质的排列组合,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到达光子级也上的角度才明显被人体机制感知到。我们人类所有能够感知的事物经过无数的分解,最终得到的都是基础物质。
“空间”由基础物质构成,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没法依靠其它的“基础抽象物质”解释它,它自身可能并没有运动、时间、力、大小、质量等等基础属性。它太过于抽象,我很难用现有的词汇描述“空间”这种物质,过多的描述只会画蛇添足。
对此我只能在你对“空间”的认识上起到一个开导、疏通的作用,对“空间”的真正认识只能存在于人的潜意识里,无法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或语言阐述!希望对你有所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