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出发,卖米酒喽(2 / 2)

“哎,好!”胡文华爽脆的应道。</P>

人多,各人忙了一会,天际已经微微露出曙光。</P>

那边胡母已经盛起苞谷粥,放到能入口的温度,喊道:“开饭了!”</P>

众人呼啦啦涌向厨房。</P>

清爽的苞谷粥,配上爽口的泡萝卜、咸脆的大头菜丝,每个人吃的肚子饱饱,心满意足。</P>

吃完早饭,水清开始煮酒。</P>

米酒不煮的话,还会持续快速发酵,过不了多长时间,口感就变了。</P>

但要是全部煮过的话,酒味口感却又差了许多。</P>

以往江南水乡的妇人们总结出的最佳口感是,一半煮沸一半不煮,混合在一起,这样既能保持米酒的口感,又不会持续发酵。</P>

一切就绪后,范进在前面驾车,胡文华跟在牛车旁边,范河坐在板车上朝家人挥手。</P>

“文华,你姐夫是读书人,叫卖的时候你记得多张口。”胡母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遍。</P>

“阿娘,你放心好了!我以往给爹爹看猪肉摊子,知道怎么招揽客人!”胡文华回头,笑着嚷嚷。</P>

范河一边抵着木桶不让它们晃动,一边对外祖母回话:“还有我呢,大姐酿的酒这么好,保管卖出去!”</P>

不光酒要卖出去,这些竹筒子也要卖出去!</P>

两文钱一个,整座山的竹子,得挣多少钱呀。</P>

关键明年春天又要生出一大批笋子,吃都没人吃,生的竹子也没啥用,竹根都快蔓延到别的山头了。</P>

胡母对于范河说的话只是宽慰一笑,信是不信的。</P>

才八岁的娃儿,跟着去也是凑热闹,哪能指望一个娃娃卖酒呢。</P>

她望向自己儿子,还是有些不放心,对上女儿忧心忡忡的问:“女婿是读书人,脸皮薄,你弟弟也不是个机灵的,你说能卖的出去吗?”</P>

今天是第一次卖米酒,没敢做太多,带去的也不多,过滤后的米酒大约五十多斤。</P>

水清倒是很放心,范河那孩子不怯场,又有股钻研劲,加上她这几日教了他好几手,卖几十斤米酒差不多。</P>

“晏秋酿的好喝,必然是好卖的。”</P>

胡母还是忧心,口中念叨道:“老天保佑,保佑全部卖出去。”</P>

五十斤米酒哎,要是全部卖出去,府城的价格是二十文一斤,一千文那就是一两银子的进账!</P>

扣除二十五斤大米的成本,还有七百七十五文进账。</P>

至于范河弄的两文钱一个的竹筒,胡母根本没放在心上,谁会花两文钱买一个竹筒装酒?从自家带不就省了两文么。</P>

只是忙活两天,就有七百多文钱,胡母觉得钱多到咋那么不真实呢。</P>

水清心态倒是很好。</P>

毕竟之前依靠商城卖何首乌、卖毛笔,比这个挣钱多了。</P>

不过这毕竟是第一次依靠自身手艺挣钱,她还是很想知晓效果好不好。</P>

今天是第一次卖米酒,只带去了五十斤,扣除成本不足一两银子。</P>

但要是好卖以及范河按照她说的打开了销路,后面就能大批量供应,那时就不止一两银子的进账了。</P>

晏秋星回四个孩子不知道他们娘亲心思更大,心里和胡母一样,同样担心不已。</P>

五十多斤的米酒,能卖掉么?</P>

二十文一斤的价格,会不会太高?</P>

至于竹筒,可能会卖出去两三个,但不会多,毕竟要两文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