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大朝会,帅师伐国和单身税(2 / 2)

大秦海归 三月啦 1292 字 10个月前

现在诸子百家虽然式微,但是到底还活着,当今的大秦也没有罢黜百家,因此学术界对于新知识的接纳程度以及思想活跃程度相当之高。

而生活在底层的匈奴人……同样如此……

于是什么大地是个球……海外航行的冒险,海外之国的风土人情等新鲜事物喧嚣一时,诸子百家被迫的接受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简而言之,百家争鸣,对君王的操作要求相对较高,好处是上限更高,思想推陈出新的速度更快,更容易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说到底,还是这个时代诸子百家争鸣璀璨,不是一言堂的时代。

等到匈奴人好起来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匈奴,将会彻彻底底成为大秦的牧场。

这个时候的思想,已经不是为了求真求理,而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了。

实证都摆在脸上了,总不能硬着头皮继续说天下只有小九州……

有竞争,才有进步……

而这些新鲜的事情一时之间成为了潮流。

但确确实实,也推动了诸子百家学术理论的更新迭代。

更不用说,这些舆论是赵泗推波助澜。

因为招贤令考题的更换,舆论被人为的导向孔雀国国主巨车王胆大妄为扣押大秦使者之上。

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实在是不能颠倒黑白。

归根结底,真正的黔首不会在乎头上的统治者是谁,他们只想活着。

相应的关于海事海外等事的讨论也随之多了起来。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这就是我不论如何也要保留诸子百家的理由啊……”赵泗作为始作俑者,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而一家独大,就是傻瓜式便携操作了……

至于隐患,其实两个模式都差不多大,甚至百家争鸣的隐患更大一些。

从一家一姓,从君王的角度上来看,一家独大更好。

从国家乃至于民族上来说,百家争鸣更好。

“若换成一家独大的时候,这些新思想被接受,哪怕是君王主动推动,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功夫和力气,而现在,却是百家主动求变。”赵泗笑了一下,在宫人的服侍之下整理了自己的衣服。

礼乐响起……

百官齐至……

赵泗在宫人的侍奉之下踏入大殿之内,坐定以后,冕旒轻动。

到底是没经历过太多大场面,行走坐卧,赵泗还是不如始皇帝来的镇定。

君主落定,礼乐响起,百官整齐一致的躬身行礼。

“诸卿请起……”赵泗震臂,诸卿各自站定。

“先前孤派遣使者出使孔雀国,以求签订盟约,互通有无,开放贸易,行互利互惠之事,巨车王却擅自扣押我大秦使者,迄今为止,大秦使者,生死未卜,消息难料,今日,便是将这件事拿出来于诸卿议一议。

该如何应对?是战是和?诸卿凡有言皆可谏。”

赵泗沉声开口……

因为这段时间的舆论发酵,再加上大朝会是提前三天通知的,虽然孔雀国于大秦远隔万里,但是提前做过功课的群臣自然也不陌生。

“蕞尔小邦,不知天威,不通礼仪,蛮横无理,竟敢扣押我秦国使者,其罪当诛,合该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

赵泗话音刚毕,一博士已经出列震声开口。

赵泗仔细一看,原来是叔孙通……不禁莞尔失笑。

不愧是机变之人,赵泗安排好地捧场还没说话,叔孙通已经提前捧场了。

“善!不过你有一句话说错了,孔雀国疆域辽阔不下于大秦,人口茂密更甚,可并非蕞尔小邦。”赵泗笑着开口。秦国,虎狼之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