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韩斌可以在韩庄内落实。</P>
韩庄的孩子只要能读书,想读书,韩斌就一直供下去,不想读书也可以直接安排进各个产业,可以说是毕业即就业。</P>
这才是伊阙县令总是登门的根本原因。</P>
还有一个原因,女子读书在伊阙县令看来是在浪费资源,他希望韩斌能把韩庄女娃读书的名额让给其他县里的孩子。</P>
而韩斌则表示,不可能!</P>
让庄里的女娃上学是他韩斌任性,学堂是自建的,书本和先生的费用也是自己出的,陛下也管不了,老子要的就是真正的往来无白丁。</P>
无论男女!</P>
劝不了韩斌,县令只能灰溜溜的回去,倒也不是一无所获,带走了捐赠两万本蒙学课本,和承担县里成绩前五学生后期学费的承诺。</P>
两万本课本,不少了。</P>
哪怕韩斌有造纸和印刷作坊,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县令也算对朝廷有了交待,毕竟省钱了不是。</P>
铁头和八戒的孩子一见到韩笑便嬉笑着进了学堂,垂头丧气的样子也瞬间多云转晴。</P>
满月和小芳各自抱着怀里的孩子和韩斌见了礼。</P>
满月又胖了不少,看来铁头没亏待她,怀里的胖小子也很有精神。</P>
小芳和她的孩子气色也不错,可对八戒依旧诸多怨言,去了扬州那么久居然一封信都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又钻到哪个青楼里去了。</P>
不想吐槽小芳是否识字,韩斌知道这个时代的女人只是想帮自家丈夫在主家面前刷存在感,免得八戒被忘了。</P>
真是个好女人呀。</P>
别了两女,韩斌招呼铁头向新建的苗寨而去,那也在建学堂,或者说是学前班专用学堂。</P>
苗寨和中原生活习俗不太一样,语言也不相同,想让两个地方的孩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学前教育必不可少,至少学生要能听的懂先生说话,不然怎么读书?</P>
路过卢劲松家,卢氏正坐在门口看着送孩子上学的邻居,羡慕之色溢于言表。</P>
虽说独自生活,但邻里和睦,卢劲松不在身边倒也不无聊,可都不是自家的人呀,所以一见到韩斌又不得不再提起卢劲松的婚事。</P>
“韩侯呀,劲松什么时候回来?二十好几的人了,再不娶亲卢家的香火可怎么办呀?”</P>
这是在怨韩斌给卢劲松安排的事太多,耽误了相亲。</P>
难道卢劲松推脱相亲时的借口是工作太忙,一会得找桑朵要点能让武者中招的驴药,去扬州时给他用了,焯!</P>
“大娘放心,今年我就帮他搞定终身大事,不!一定让你抱上孙子!”</P>
卢大娘不知道韩斌要给自家儿子下春药,只当是物色了好人家,心里大喜,可又想到了自家离苗寨很近,就想到了一个活泼的姑娘,心里有点发毛。</P>
“不会是桑朵姑娘吧?她可是圣女呀,不嫁人的,而且她吃的东西好奇怪,什么蛇呀虫的。。。”</P>
卢大娘老大不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