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斌也清楚,便没多说什么,冷冷地看着李娑固的骑兵冲入阵中。</P>
冲锋的代价是巨大的,战果也是辉煌的,李娑固的骑兵冲锋后只剩下二十几人。</P>
从双方接战到冲锋结束,来人死伤过半,被冲散后幸存的人也无心再战,趁李娑固的人未再次集结,翻身上马向远处逃窜。</P>
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娑固的人也是强弩之末,已无再战之力。</P>
来犯之敌被己方以极低的代价击溃,对于李娑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有面子的,尤其是在唐国官员面前。</P>
“赏!重赏!阵亡者从重抚恤!哈哈哈!”</P>
“麾下将士忠勇,可喜可贺。”</P>
人生得意时,再逢马屁精,也应该算人生一大喜事才对,至少李娑固觉得现在要比洞房花烛的感觉好。</P>
接着就是恭维与相互恭维,不过韩斌还是让幺鸡与一些护卫帮忙打扫战场,说实话还是对那个唐人很感兴趣。</P>
契丹人和中原人还是很容易区分的,髡发是游牧民族的独特发型,却不是契丹人独有,进入中原的鲜卑、羌、突厥等民族,未汉化前多留髡发。</P>
髡发也很有讲究,民族不同发式不同,有一定地位的人才可以留髡发,社会阶级不同髡发的留法也不同,不过在韩斌看来只是地中海的位置不同罢了。</P>
所以幺鸡的任务就是挑开死人的帽子看发型。</P>
“韩侯,髡发是可以剃的,契丹人为了往中原经商也会蓄发。”</P>
“哦?还请王爷教我。”</P>
看出了韩斌想找那个指挥的唐人,李娑固说出了契丹人和中原人外貌上的不同,也是为了在这个年轻高官面前显摆一下阅人经验。</P>
高鼻窄额,浓眉细眼,宽颌厚唇,就是李娑固描述的特点,还说他年轻时是契丹标准的美男子,哪怕到了现在,想嫁他的女子也可以塞一帐篷云云。</P>
抛开自恋之言,李娑固的描述还是很中肯的,至少韩斌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契丹人都有这特点,不禁在想契丹的女人不会也长这样吧。</P>
韩斌还在联想长的像李娑固的契丹女子,突然觉得身边有一股似有似无的杀气。</P>
就在韩斌寻找杀气来处时,身后的一名护卫抽出腰刀,劈向李娑固。</P>
觉得身后异动,李娑固回头时只见寒光戮颈,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行刺的人就在身边,心中已是一片空白。</P>
“铛!”“唰!”</P>
李娑固濒死之际,两个声音将他从地狱拖了回来。</P>
早有防备的韩斌发觉杀气很近时,气运全身凝劲于四肢,为的不是救人而是逃跑。</P>
可刺客出手时却下意识的出手,曲指成爪钳住刀面,在李娑固脖子前三分处停了下来。</P>
另一个动静来自独孤天枢的软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使的,这把剑反手而出,从刺客下肋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