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亲上加亲(2 / 2)

医锦添香 容筝 2205 字 10个月前

“听闻你家也没剩下什么人了,现在住在何处?以什么为生?”</P>

沈六姑娘回答说:“如今借住在红莲寺旁边的一处旧宅子里,靠着典当度日。日子勉强过得去。”</P>

明筝听后眉头一皱,她说:“只出不进的话迟早有一天会坐吃山空。”</P>

“是,王妃您说得极是。”</P>

往日沈家富贵时,沈六姑娘作为家里的掌上明珠什么苦也没吃过。现在却要独立支撑门庭,她一个弱女子明显有些应付不过来。</P>

明筝心道沈六姑娘来见她是为何事,难道就为了一句道谢?沈家之前和裴家有过节的,那时候裴旭的性命还差点葬送在沈家头上,她对沈家也没什么好感。当初沈六姑娘和田家小姐闹出了争一个男人而大打出手的事。这些年过去了,不知当时的另一位当事人怎样了。</P>

“今后你有些什么打算?”</P>

“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吧,别无所求。平平淡淡才是真。”</P>

这话明筝赞同,她道:“眼下做什么都不容易,不过也要有个长远的打算,你要是有什么独特的本事的倒也容易。”</P>

“我想先安定下来,等到太平些,然后开个绣庄。”</P>

“成啊。”明筝对独立的女性总是会高看几眼的。</P>

两人倒是聊了不少的话,明筝觉得这个沈六姑娘脾气不错,性格也大方。只可惜时运不济,沦落成现在这样。要是沈家没倒,沈六姑娘没有入宫,说不定又是一个范若兰。但沈六姑娘现在的身份可比范若兰艰难多了。顶着一个废帝嫔妃的头衔,还不如一个寡妇来得轻松自在。</P>

沈六姑娘特地来感谢了明筝,她在裴家也受到了相应的尊重,并没有因为她的身份而被嗤笑。下午过半,斜阳满院。也到了该道别的时候了,沈六姑娘朝明筝行礼拜别,明筝便让人去送送。</P>

后来蒋娘子向明筝说起了此人时也是深深的惋惜:“她是沈贵妃的堂妹,当初多么的富贵,现在却成了这番模样,说来真让人觉得惋惜。”</P>

“生在这个时代,谁都不易。”</P>

沈六姑娘坐了车离开裴家,半道上遇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忙叫住了车夫:“大叔,请停一下。”</P>

驾车的人听说后立马喝止住了马儿。</P>

沈六姑娘自个儿揭了帘子然后下了车,此刻的她已经顾不得什么矜持大步流星的朝那个男人走去。</P>

“周大人!您还记得妾身吗?”</P>

周缮在途中被人叫住了,他扭头一瞧,然后就看见了跟前这个年轻的妇人。</P>

“你是……”</P>

周缮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此人。</P>

“妾身沈氏,您果然不记得妾身了么?”</P>

周缮扭头将跟前的妇人打量了一二,旁边的同伙不由得笑道:“周大人,您什么时候和这样美貌的妇人有往来?”</P>

周缮有些不悦道:“去去去,上那边等我。”</P>

将跟前的手下喊走之后,周缮双手环胸,怀中抱了一把剑,他仔细地将跟前的妇人又好好地打量了一番,才问:“什么沈氏,我不认得你。这大街上的,你叫住我可有什么事?”</P>

“这里人来人往不方便,还请周大人到寒舍一叙。”</P>

大街上被一个花信妇人这样勾搭,周缮可不敢放松警惕。他说:“不必了,我还有公务在身,若没什么要紧的事我就先走了。”</P>

“周大人,我是沈家六小姐,您连我也忘记了么?当初咱们还议过亲来着……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忘记周大人……”对沈六姑娘来说,周缮是她一生的遗憾。不过两人早在很久以前就错过了。</P>

周缮的脸色不怎么好,他不知这位沈家小姐叫住他要做什么,他忙以公务繁忙为由匆匆道别了。</P>

周缮年过三旬,却还孑然一身。和他同龄的人有些都要当爷爷了,他连自家媳妇在哪里都还不知道。</P>

因为这事周缮没少被身边人嘲笑。不过他现在身兼双职,每天吃饭都没时间,哪里还顾得上儿女情长。</P>

裴旭总算挤了点时间休息,他邀请了周缮来家。</P>

周缮倒是一叫就到。裴旭拿出了珍藏的佳酿款待了他。</P>

两杯酒下肚,裴旭便问了周缮关于沈淑妃的事。</P>

周缮听后有些不悦道:“到底是谁在背后嚼舌根,这些话已经传到你那儿呢?”</P>

裴旭说:“我这不是担心你的将来么,你也老大不小了该说门合适的亲事,成个家。”</P>

“母亲的服还没满,说什么亲?再有我觉得一个人特挺好的。”</P>

裴旭忘了周缮为母持服的事,接着又料到元初的事。</P>

“咱们陛下年纪虽然不大,但学什么都很快。几位先生都夸赞他聪慧来着。”</P>

“他最近情绪还稳定吗?”</P>

周缮说:“听跟前侍奉的太监说还行,夜醒的次数变少了。对了,最近有朝臣在议论要给陛下选妃的事,您也知道吧?”</P>

“他还是个孩子,选什么妃?”</P>

“但陛下迟早要成亲的,皇后的母族这时候就尤为重要。”</P>

裴旭仔细思考了一番,说:“目前先不急这个,过两年再说吧。我听说外面有动静了,距京三十里外的一个村子遭遇了火灾,几十户人家烧得什么都不剩。你们皇城司那边可查到什么没有?”</P>

周缮讨厌在休息的时候谈论公务,他道:“具体原因只怕还要过两日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