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淑公主笑着解释道:“我牵头组建的,类似于诗社,但不局限于作诗。这里大半的人都是我书社的人。”</P>
明筝暗暗地指了一下明竹,她问道:“那胡大人的家眷也是你们书社的吗?”</P>
柔淑公主笑道:“对啊,胡太太的字写得极好,在咱们书社很有名气。”</P>
“可是我什么都不会啊。”</P>
柔淑公主愣了一下然后道:“也没什么难的,什么不会也行。不过每个月找个由头大家聚在一处吃吃喝喝玩笑一回。我可是诚心请乡君入咱们的书社,您总要给我两分脸面吧。要论其辈分,乡君还得叫我一声姨母来着。”</P>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要是不答应的话就太扫别人的兴了。</P>
明筝便说:“好啊,将来还请公主多担待。”</P>
没一会儿崇庆县主来了,屋子里的人越发多了起来。县主和明筝打了个照面,明筝还关心了县主几句。</P>
县主感激道:“多亏了你,这个月我感觉身子爽利了许多似的。去年的话到了冬腊两月就没出过门。”</P>
明筝抿嘴微笑道:“好了就成。县主您别受了寒气。”</P>
“我穿得厚实。”县主又将身上的衣服一件件拉给明筝看。</P>
屋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就有些坐不下了,沈老夫人请了各位赏花看戏,随意游玩。</P>
明筝被人拉着问长问短,偏偏她还没将那些脸和名字对上号,接不上话的时候就有些尴尬。</P>
后来还是明竹来解了她的围。</P>
“你才来京城没多久,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座上宾了,那些人赶着来巴结你。”明竹的话有些酸溜溜的。</P>
“巴结我他们也得不到什么好处。”</P>
“谁知道呢。筌儿的事我还没好好地问过你,你凭什么让筌儿去军营,你害了咱们宋家知不知道?”明竹自然将所有的一切都迁怒在明筝身上。</P>
明筝似笑非笑道:“你认为是我说动的他?”</P>
“不是你还是谁?咱娘不敢来找你抱怨,就成天在我耳朵旁边念叨。我又没做错什么……”明竹心里不舒坦。</P>
“我何曾没劝过明筌,裴旭甚至有门路让他进国子监去读书,可是你看他可曾过一句劝。他年纪确实还小,不过成天在家也不务正业,书不好好读,买卖也没学成,别的本事也没有。宋家以后的希望在他的肩上,你认为现在的他能担得起这样的担子?”</P>
明竹自然也清楚她那弟弟是个什么德行,不过作为姐姐怎么忍心弟弟受苦,因此依旧嗔怪明筝:“你们发现事情不对劲要捉他回来难道是件难事?”</P>
明筝发现和她无法沟通也就放弃了。</P>
说过了明筌,姐妹俩也没什么共同话题。明筝跟在后面走了一段,她又留心路旁的枝桠上扎着的各种假花。要说假花的话她绝对见得比这里的人都要多,不过她看过的那些的假花几乎都是一眼假,没想到沈家做的这些竟然让她一时也没辨认出来,还真的被唬住了。</P>
那边的长亭里有几个年轻女子。莺莺燕燕地倒也热闹。有人在抚琴,有人在对弈。</P>
她们姐妹的出现立马有人迎了上来:“胡太太、贤宁乡君你们怎么走到一处去呢?”</P>
宋明竹着这才不尴不尬地说:“你不知道我和她是一母同胞的姐妹吗?”</P>
这话让在场的人俱是意外。</P>
抚琴的女子约莫十六七岁,身着一袭鹅黄色的团花通袖袄,面容沉静,举止典雅。</P>
明竹低声和明筝说:“你可认得她?”</P>
明筝摇头道:“我如何认得。”</P>
“她是当今皇后的庶妹。田家的女孩子都有几分泼辣的,也无人敢惹。”</P>
皇后的娘家妹子,明筝也是第一次所见,丹娘见田小姐抚琴的时候极其地认真,在宋明筝看来有才艺的人是自带几分典雅的气质。</P>
“田八小姐你弹得不错。”</P>
夸赞的人是另一个长鹅蛋脸面的女子,那女子身着玫瑰紫的鹤氅,梳着寻常的发髻。她说着拍着手,</P>
“上次你说我弹错了一个音,这次总没错了吧?”</P>
女子颔首说:“一个音都没错。”</P>
明竹又适时地和明筝说:“那个穿玫瑰紫鹤氅的是沈家六小姐。”</P>
“哦。”</P>
明筝心道看样子田、沈两家关系不错,私底下也来往。不像是别的宫斗文里那种皇后和整个六宫的嫔妃为敌,斗个你死我活。</P>
明筝并没有在长亭里久留,想随便走走。没走几步,却见一年轻女子在向她招手。</P>
明筝诧异,她对那个女子没什么印象。不过她还是到了跟前。</P>
那女子看上去比明筝略大几岁,女子见了她眉眼都在笑:“宋大夫,你可认得我?”</P>
能称呼她“宋大夫”只怕是旧人,然而明筝实在对眼前这人没什么印象。那小媳妇也不恼,笑着说:“宋大夫贵人多忘事,自然将咱们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没有放在心里。”</P>
“小人物?今天沈夫人下帖子宴请的来客中,只怕没有什么小人物吧。不过我猜想您是雒城人?”</P>
“对,宋大夫还曾给我治过病来着。别说那次宋大夫给我治疗后,我的那些毛病就再没犯过。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周家那次宴请中,宋大夫和范家小姐唇枪舌战,寸步不让,我心里很为宋大夫称快,没想到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P>
明筝笑道:“都是过去的事了。”</P>
“对啊,的确是过去的事了。只是没想到竟然会在沈家遇见宋大夫。更没想到您就是他们口中所称的贤宁乡君。宋大夫,别来无恙啊。”</P>
他乡遇故知,两人说起了当初雒城的种种倒也投机。</P>
这个女子原姓王,父亲原是雒城布政使,后来雒城落到了端王的手上,王布政使携了家人逃离雒城一路北上。后来辗转到了京城。如今嫁给了工部尚书的长子为妻。</P>
明筝见女子在湖边垂钓,她不免笑问:“亭子里热闹非凡,只怕鱼儿都吓跑了,哪里还会吃饵?”</P>
王映雪笑道:“我也没想着要把鱼儿钓起来,不过是打发闲暇来着。不过我是真喜欢垂钓。”</P>
就在两人谈得起劲时,突然听见水里被投入了什么东西,只听得噗通一声巨响,打破了沉寂的水面,波浪一圈圈地泛开了。</P>
王映雪吃了一惊,似有不悦道:“这些人往水里扔什么东西,真的不让鱼儿上我的钩啊?”</P>
明筝已经看见了,她惊讶道:“像是有人掉进水中了,就在长亭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