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客中(1 / 2)

医锦添香 容筝 2237 字 10个月前

“对啊,我准备跑路了。”明筝就顺着伙计的话往下说。</P>

这可把伙计给整不会了,他向刘十一求救,刘十一也十分地诧异:“东家,您这是来真的啊?”</P>

“工钱已经结给了你们,下一步我就打算把这铺子给盘出去了。这些多谢二位的帮忙,咱们医馆不管是顺风顺水时,还是遇到困难时,你们都没有抛弃我,我很感动,原本想着凭着咱仨的努力一定能把厚善堂发扬光大,还想着冬天时咱们将旁边的铺子也盘下来扩大经营来着,可是计划哪里赶得上变化啊。如今被催着上京去,我也不得不跟着一块儿走,可惜这个店面我是带不走,只能想法找人来接手。总之自从我开了这家店,辛苦你们二位一直以来的照顾,感谢你们陪我走过了这些日子。”</P>

明筝说着鼻子有些发酸,她朝两人鞠躬致谢。</P>

他们是外来者,好不容易才在桐兴站稳了脚,他们经历过了起步时的艰难,经历过了后面流行的小儿疫病,经历过了风光也经历过了马武的刁难,一切都在向着平稳发展时,明筝却要离开了。</P>

两人都是一脸的不舍。</P>

“东家,您这是来真的啊?”</P>

“我几时哄骗过你们。刘大夫,你的字写得好,你来帮我拟一份转让启事,回头再帮我拟一份转让协议,我要张贴出去。只希望能在短短的几天里尽快找到接手的人。”</P>

这里明筝已经准备好了纸笔,她又亲自研了墨,然后将笔递给了刘十一。</P>

“我念你写……”</P>

刘十一握着笔,却迟迟下不了笔,从笔尖滴落下来的墨汁很快将纸张印染出几点墨花儿。</P>

“东家,您上您的京城,厚善堂还是留给咱们吧。等到您哪天回桐兴了,还是厚善堂的东家,我们知道您在这家医馆里倾注了不少的血液,我们哪能让您的一片苦心白费。您不在跟前,咱们也会照顾好厚善堂的。”刘十一说。</P>

“可是我自己都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而且回不回来都不知道。你们死守着……”明筝又觉得这样说不大妥当,只好又道:“我走了也没人给你们发工钱啊。”</P>

刘十一将笔搁下了,他直接问明筝:“东家这家店子打算多少钱转出去?”</P>

明筝说:“一百五十两。”</P>

“一百五十两?咱们是熟人了,便宜点吧。我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来这么多。”</P>

明筝便知道他要做什么了,因此也顺势道:“内部价格的话你拿八十两就成。”</P>

刘十一倒也爽快,忙道:“成,八十两就八十两。下午咱们把文书给定下了。”</P>

“好!”</P>

宋明筝也是个爽快的人。</P>

因为刘十一的慷慨,厚善堂顺利地就找到了接手的。她也相信凭借刘十一的医术和医德肯定能把厚善堂继续发扬光大。</P>

铺子上的事算是处理好了,剩下的就是家里的几个女人们该如何安顿。半夏是逃荒路上就跟了她的,也没个家人亲戚可以投靠,她先找半夏问了话:“你是想留在桐兴,还是想跟我去京城?”</P>

半夏视明筝为主母,立马就表达了决心:“我愿意一辈子追随太太。再说您教我习医我还没学成呢,总不能半途而废吧。”</P>

“成,我带上你。”</P>

剩下的就是林娘子和蒋娘子,她也吩咐找两人谈了话,两个仆妇的情况也差不多。林娘子是当初家里需要找个厨娘然后顺利找到了她,林娘子在家这么久后做什么事都兢兢业业的,一点错也不曾有。而且做的菜干净又可口,家里人都喜欢。</P>

她找林娘子说明了缘由后,林娘子思量了好一会儿:“老爷和太太都待人十分随和,都是极好的人,我也想一直跟着你们。只是你们要去京城,那么远的路,只怕我是不能再跟随下去了,多谢老爷和太太这些日子来的款待照顾。”</P>

明筝也不勉强,她同样给了林娘子一个大大的封红,感谢林娘子对这个家的付出。</P>

轮到蒋娘子时,蒋娘子支支吾吾半天也不知如何回答,蒋家没人了,现在就剩下了他们祖孙俩。蒋娘子倒是想跟着去京城,可是带着小龙毕竟不方便,小龙还在学堂里念书,可是留下来的话他们祖孙的生活只怕会更加艰难。因为除了裴家只怕很难遇见对他们祖孙俩这样照顾的人家了。</P>

蒋娘子眼圈红了,支吾道:“这可怎么办呢,要是没有小龙我情愿一辈子追随太太。”</P>

蒋娘子忘不了他们祖孙最艰难的时候是明筝向他们伸了一把手,给他们祖孙俩提供栖身的地方,明筝还让小龙进学堂读书。读书这事她以前是想也不敢想,但太太却帮她办到了。</P>

蒋娘子便向明筝跪下,然后就要磕头。</P>

明筝赶紧去拉起来:“给我磕头做什么,也不怕折我的福寿。”</P>

“我是感激太太对咱们祖孙俩的照顾,要没您,咱们祖孙俩也不知沦落成什么样了。您是咱们的大恩人。”</P>

“什么恩人不恩人的,您来咱们这里活也没少干啊。你要是想留下的话我替你安排后路,要是想跟我们上京去的话,将来在京城的生活我也会替你们安排妥当。小龙读书也不会耽误他。”</P>

“太太这话当真?”</P>

“我几时哄骗过你?”</P>

蒋娘子哪里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忙向明筝行礼,表示愿意跟着一起上京去。</P>

然后剩下的就是丹娘了,丹娘本人的意思是愿意跟着明筝走的,可丹娘到底还有家人,她可不敢贸然答应,便带了丹娘一道回了村里,找到了里长和里长太太一起商议。</P>

春娘哪里舍得让女儿离开自己,而且这一走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见面。</P>

身边的这些人和事就算妥当安置好了。</P>

裴旭这几日也够忙,一天下来连个身影也难见到。</P>

忙完这些事转眼就到了离开桐兴的日子。</P>

三辆马车,外面还有几人护送。跟随护送的人全是周缮的手下,全是皇城司的人。</P>

明筝抱着孩子坐在车内,她和裴旭说道:“怎么感觉咱们像是被押解上京的?”</P>

裴旭忙道;“你别这么敏感。”</P>

“是我敏感吗?”明筝总有不好的预感。</P>

重楼还没有一岁大,这么小的跟着要赶着跋山涉水可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刚上车时重楼倒还乖乖听话。那股新鲜劲过去后就开始烦躁起来。</P>

明筝和蒋娘子轮流带也很难将孩子哄好,只有等他哭累了睡着后才会安静下来。</P>

在天黑前,他们到驿站里落了脚。</P>

一家三口住一处屋子,幸好裴旭不做甩手掌柜,他会帮着带孩子,这样明筝也没那么难熬。</P>

不过孩子到底太小了,路途遥远,条件又比较艰难。出发不过五六天,孩子就病了。幸而明筝就是大夫,又擅长小儿病,随行又备了不少的药材。</P>

带孩子出门是件极辛苦的事,重楼的身体才好一些,蒋逸夫却又病下了。逸夫的病还不轻,明筝忙得恨不得将一个人掰成两个用。顾了这个又去顾那一个,可把她累得够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