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惊闻(2 / 2)

医锦添香 容筝 2214 字 10个月前

大半晚上的,明筝给煮了一碗疙瘩汤,里面加了蛋花、木耳还有春娘送来的酸笋,放了些许的虾皮。面食多搁了些,要不然肯定不顶饱。</P>

她煮好只好端进房里,却见裴旭早就靠在床边睡着了。明筝犹豫了下终于将他叫醒:“你饿着肚子呢,还是吃饱再睡吧。”</P>

“你明日也不在家么,明天可是大年三十。”明筝心疼他,自从他回来后还没在家正经e呆过一天。</P>

裴旭道:“明天估计我只忙半天,下午就在家陪你了,然后一直到初四都没什么安排。你不知道跟前这个烂摊子每天有多少的事烦人,虽然只让我管军务,可是前面一些地方官被杀,后来扶持上来的这几个又都是一些饭桶,没一个可用之才。那些事自然也就堆着没人做。眼下过年,咱们总要让百姓过个祥和的年吧?”</P>

裴旭也就只好舍小家为大家了。</P>

今年的春联是明筝自己写的,窗花也是林娘子和蒋娘子绞的,虽然后面被裴旭挑刺说是、字写得不好看,可也只能将就。</P>

今年虽然艰难,可明筝还是给家里每个人做了一身新衣裳,给每个人都封了一个荷包。荷包里的钱从四两到二两不等。</P>

三十这天午后裴旭倒是没有食言,他按时回了家。明筝带着孩子,两个仆妇在灶下忙碌。</P>

“我才给他喂了奶,你带着他玩耍吧,我去帮厨。”</P>

明筝将孩子扔给了裴旭,想让他们父子之间好好地培养一下感情。</P>

明筝动手做了自己的拿手菜,林娘子帮忙烫了一壶金华酒。</P>

“太太您猜猜这壶酒价值几何?”</P>

明筝道:“二十来文吧。”</P>

“二十来文只够买一提。”</P>

明筝咋舌道:“也物价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稳定下来。再这样下去咱们也开销不起了。”</P>

“是啊,住在村里自己有地还容易些。吃地里长出来的粮食,自己喂出来的鸡鸭猪羊,倒也没有这样艰难。不像城里连柴禾都要买。这日子是没法过了。”</P>

明筝道:“百姓要的是太平,也不知还能不能回到过去的日子。”</P>

大家都对来年报以很大的希望。</P>

在爆竹声声中,送走了动乱的一年。人们许下了对来年的期望。</P>

明筝只求来年太平,她还想多攒几个钱。</P>

大年初一一早,明筝还没醒,萧家就送福来了。裴旭亲自接待的,他给来者赏了两匹尺头,一个荷包。</P>

后来又将那些东西拿给明筝瞧。</P>

明筝见都是些小孩子的用品,她便和裴旭说:“肯定是若兰的打点的。”</P>

裴旭诧异道:“你现在怎么叫得这样亲切,你们不是有仇怨么?”</P>

“再大的仇怨都已经过去了。她现在是咱们的供货商,你还不知道范若兰的脑袋有多好用吧,简直就是天生会做买卖。之前桐兴的药材都被她给垄断了,她也为此积攒了不少钱。萧家别的事或许没有做对,但的确是娶对了一个好儿媳。只是以前才干都被埋没了。”</P>

裴旭对明筝和若兰之间的情意感到惊讶。</P>

初一这天家里其他人都去赶庙会祈福了,就裴旭、明筝带着重楼在家。裴旭带着孩子睡了一下午的觉。明筝也趁机赶了一下午的丸药。</P>

隔日便要去村里走动。</P>

裴旭自己驾车,车上载着妻儿。</P>

回村的路没有任何的改变,从出城到进村依旧花了大半天的时间。</P>

以前莲花村的村民们见他们回来了都很高兴,大家跑到了村口迎接。</P>

“裴夫子,裴太太,你们总算回来了。大伙都很想念你们。”</P>

后来裴旭选择在里长家落了脚,明筝刚刚从车上下来后就忙开了。有村民找她看病,有村民找她叙旧,甚至还有来拜托她帮忙给家里的孩子在城里找份活干的,总之她被村民们包围着。</P>

裴旭也没好到哪里去,昔日他教过的小孩子们也都围了上来。裴旭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依依夸赞道。</P>

“个个都不错,你们也长高了不少,都是大孩子了。”</P>

“裴夫子教我们的那些从来都不敢忘,现在大家都一面读书,一面习武。我们都打算跟从裴夫子,效忠裴夫子。”</P>

裴旭忍俊不禁:“不是效忠我,是要效忠朝廷。别把话说反了。”</P>

村里的其他青年们都想投到裴旭的帐下,裴旭见这些人如此热情,他倒也不好拒绝。后来就让人将前来应名的人造了个册子,同时又对他们说:“你们想保家卫国的这片赤忱很重要,不过从军可不是儿戏,一定要考虑好了才行。回去和家里好好商量,要是家里也支持,那么初四的时候进城来找我吧。”</P>

要加强桐兴的军务的话,必须得招募一些士兵,将来还要练兵,以后他离开桐兴了,也得给桐兴留下一笔坚固的力量。</P>

等到天色渐晚,那些村民们才渐渐散去。</P>

春娘十分热情地让他们一家三口在自家借宿。</P>

春娘后来拉过了自己的女儿,让女儿与明筝行礼。</P>

明筝仔细打量了一眼,点头笑道:“是个大姑娘了。”</P>

春娘道:“别看是个大姑娘,却让人头疼。仗着家里宠爱,她还淘气来着。 我琢磨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想让裴太太将她带进城去。”</P>

明筝诧异道:“她跟我进城?”</P>

“对,裴家也没丫鬟。要不就让在太太跟前侍奉,帮太太铺床叠被,端茶递水。我也省些心。丹娘今年十三了,略认得几个字,人虽然笨拙些,但还算老实。有不懂的地方太太您教她就成。”</P>

明筝看着长得眉清目秀的丹娘,她说:“她是你们二老跟前的珍宝,怎么舍得让她给人做丫鬟?”</P>

“这有什么,让她服侍裴太太,那是她的福气。”</P>

春娘并没有不舍。</P>

但此事明筝依旧觉得不妥,后来她找到裴旭商量此事,裴旭道:“你觉得不行就拒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