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必对于愿意来的人来说,办公环境乃至薪资什么的,恐怕都没有成为“蛟龙手机研发团队”的吸引力来得强。
这李颜就管不了,反正接受了薪资,接受了工作,就干着。
干得好就奖励,干不好就滚蛋。
觉得能接受就继续做,觉得钱给少了活太难了就一拍两散。
“本来这就应该是公司运行的基本逻辑,不是吗?整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干什么?”李颜跟汪紫如是说道。
汪紫无言以对,她没见过老板通过个人能力压制员工,又自己手搓分工细节统管全局的……
属于**型案例。
“人少的时候可以这样,人多了就会有信息传递效率与真实性的问题。而且人一多,就会有很多看不见的地方,领导很难顾及全部……”汪紫尽量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而且,人心复杂,人多了之后,一些办公室斗争什么的,总是免不了的。”
“敢斗就滚。”李颜言简意赅。
汪紫想了一下,在这公司还真不存在什么裁员裁到大动脉的说法,老板自己就是大动脉。
她又想了两下,发现所谓人多信息传递问题、看不见工作情况等等问题……都被李颜这招详细分工解决了。
老板只要给所有人做好分工,记住每个人做什么并且以此为依据评价他们的工作成果,就可以规避很多问题了嘛!
希望老板们多学学哈。
“真他妈学不来一点。”黄展正在跟麦文聊天。
自从洛神内核的间接合作以后,这俩倒是不断升温,吃了几顿夜宵,也成了可以聊天打屁的朋友。
“还学呢,这才叫文曲星,下凡来的。”麦文喝了点酒,微醺。
“我当年,管理三十人的团队时,想着搞扁平化,觉得这么点人没必要整出几个层级,结果每天除了处理他们反应的各种问题信息就忙死了。”
“大团队管理,从来都是大难题。”麦文笑了笑,“尤其是,一堆技术型人才的时候。谁也不服你。”
“他一个面试就给足下马威了。”黄展举起酒杯,“他跟这群新人才见的第一面,就已经立了威,这操作也就李颜能搞得出来。”
“那当然,我们有个年轻人过去面试了,说李颜一边吃面一边出题目叫他写代码,然后看着电影吃着面就把他的代码优化了,虽然同意让他加入,但他受不了,回我这来锤炼自己了。”麦文说完大笑。
“且看吧,看他还能整出什么大动静。”
李颜还真整了个大动静,不过不是突发的,在计划内――东方焦点的访谈节目。
作为华夏电视台一档黄金时间播出的人物访谈节目,每期请到的嘉宾基本都有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或者是名字不认识履历吓死人的低调大神。
李颜能上这个节目,足见他在社会上的实际影响力。
本就是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现在洛神内核一出来,高度“噌”一下就上去了。
于是,在招揽了148个新员工之后――基本都是能力卓越的技术型人才,李颜啥也没交代,只是安排了包括曹海斌在内的二十几人团队跟周扬研究硬件,然后就华丽丽地坐上飞机飞往上京。
孙淼人都傻了,按李颜的分工,他可是要“统筹”收集成果的,看着眼前姿态各异但个个手速逆天的工程师,孙淼压力山大。
人事部门还以为要继续招聘,却收到了汪紫“先暂停等李总回来”的消息。
“他一直这么乱……任性吗?”温欣有些好奇。
“嗯,一直如此。”汪紫非常肯定。
李颜的时间安排得比较极限,上飞机之前还收到电话询问是否确认今天录制。
毕竟不是现场直播,所以李颜一路直奔演播厅进行录制就行。
华夏电视台大楼造型比较怪异,不过对现在的李颜已经没啥特别的吸引力了。
这栋楼里的人都非常忙碌,并且经常有拎着各种设备的人匆匆忙忙走来走去,李颜还挺佩服这么多转角他们能不撞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