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开始理解你说的话了,汪姐。”小高对李颜这个小贴士非常无奈。
连不看第一页说明这种事情都能预判吗?
还是单纯属于老板对自己的不信任?
或许就像汪紫说的,李大老板不会对任何人感到满意。
以他自己的标准来说。
虽然李颜没给她们限定时间,但是这个小插曲还是让小高跟汪紫压力倍增。
加上这打个呵欠的功夫就能+10的邮箱,她们周末根本没法安心玩耍,主动回到公司处理信息。
小高至少想在下周一争取到其他人事的加入。
结果第一个达到面试线并且表现出高度积极性的妹子,被周末还组织面试的小高吓坏了,战战兢兢问了句“未来科技的工作强度高到招聘都周末干吗”,然后鸽了。
第二个还过得去的又反复追问“是不是李颜面试我”,得到否定答复之后大失所望,直接不来了。
第三个又一直掰扯自己在科技研发这块有多么精通……然而只字不提人事工作经验。
小高感到疲惫,她还以为招聘信息发出去之后,会跟之前一样一堆大佬扎堆来,挑出一种幸福的烦恼来。
没想到之前敢发的好歹都是积极主动且肚里有货,现在正经有招聘了反而什么牛鬼蛇神都有。
甚至有位极品发个邮件就为了问“贤纳士是什么岗位”的。
招贤纳士……好理解。
还有过来说自己不满足“目前”的招聘需求,问有没有符合他本人条件的招聘还没发出来……
倒反天罡,定制岗位。
这些也就算了,实打实一眼乱来,至少省去了小高交流的时间。
最烦人的就是一些经历造假还要跟小高鬼扯的。
例如写自己“拥有十年以上资深手机相关行业经验”,结果小高联系上之后说自己在电子厂打了十年工。
具体工作是流水线工人,最擅长装塑料盒子。
还有啥都写了,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一聊发现并不满足李颜设定的学历要求,然后就破防开始狂喷未来科技学历歧视的……
小高聊得心累,一度觉得这群人是过来调戏她取乐的。
而那些真的有货的大佬们,她又根本不知道怎么分辨好坏,学校没听过,专业没听过,连个人经历的文字都是“明明都认识组合起来怎么就看不懂”,只能把看着很厉害的也发出面试邀请。
结果就有一个跳出来说了句“你水平也不怎么样”,把小高看懵了。
回头就有一条微博被顶上了小热门,内容是未来科技的招聘要求、应聘条件与面试回应。
这哥们自己瞎掰扯了一些不存在的学校与专业,又乱编了一堆看起来很厉害的工作经验——连名词都是编的。
然后拿到了很多国内优秀本科生都拿不到的面试资格。
于是如他微博所说原来未来科技就这么点水平。
小高都傻了,慌得发抖。
另一边也在审核的汪紫也刷到了这条微博,但不是这条微博出圈了,而是李颜回应了
只是想看看有脸瞎编经历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傻逼长什么样。
这战火还没被撩拨起来就被熄灭了。
大家根本无暇顾及这个找存在感的哥们,全在因为李颜久违地“怼人”而兴奋。
并且他们还从中听出来一个信息——李颜或许会亲自面试。
于是投简历的热情更高涨了,一些行业前辈、官方大佬的推荐也纷至沓来。
小高的公关危机还没形成就消失了。
不过李颜还是给她发了个条信息找事的人不会少,淘金无需管沙子。
这边工作如火如荼推进着,李颜其实也没闲着,他也得处理一些推荐过来的人才。
同时还要准备一下电视采访的事情,以及周一的会议。
这个会,其实是李颜给某两位员工的最后通牒。
13号张赫,15号王力。
绝对不是因为他俩名字太普通不值得写哈。
内核研发工作过程中,李颜没少受摆烂选手的气。
虽然他后边也不太需要大家的“认真输出”,但需不需要是他的事,收到任务的人只需要考虑有没有做好。
李颜从不奢望大家能给他提交什么“完美”的代码,从一开始他设置两百人团队的目的,也就是缩短工期而已。
真正上难度的工作从始至终都是他一人包揽。
但如果没做出自己水平线以上的成果,可就是态度问题了。
黄展的创族团队跟麦文的实验室团队不够配合,李颜无话可说。
自己人不使劲干,李颜就有话可说了。
尤其还是属于初创团队的13号跟15号员工。
其实从团队建立没多久的时候,李颜就不是很喜欢“新安帮”的这批成员。
他们太缺少想法了。
孙淼跟尚杰一开始是有点不服李颜,但李颜反而喜欢。
初创团队要是个个带着打份工而已的想法,可不是啥好事。
李颜不要求大家加一些没意义的班,也会给足薪酬。
但身为初创团队成员,连发挥自己应有实力的念头都没有,东西还没做出来就开始摆烂,李颜可就忍不了了。
就这心态,怕不是等未来科技成为大公司了,就该靠着“初创成员”躺着等钱入账咯。
周一早上,李颜跟参与了洛神内核研发的员工们坐在了会议室。
“每个人两分钟,自己把握。”
大家默认按编号开始,第一个就是尚杰。
尚杰现在面对李颜是有敬畏感的,说自己工作量的时候甚至故意省略了一些。
结果一分钟不到就说完了,李颜也没说啥,点点头示意下一个。
氛围突然就紧张了起来,尤其是张赫跟王力,他俩还以为今天是个工作交流会,李颜会听完大家的工作汇报之后表示大家辛苦了,然后给大家发绩效呢。
现在看来不太对劲啊……
孙淼跟尚杰半斤八两,但毕竟实力还是高一筹,以前在in公司干活也没少汇报,还是结合“学到了什么”发散了一下,扯够了两分钟。
曹海斌就比较能说了,把自己如何管理小团队以及额外跟黄展沟通的硬件测试等工作都说了一下,超时了二十秒,李颜也没有什么反应。
刘立伟就非常务实,明确表示自己当了个收作业的组长,这块内容并不擅长,没啥贡献。
然后便是今天的重头戏,表现非常一般的新安帮。
12号骆飞,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平时比较内向,在自己擅长的专项是很有实力的,但会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有畏难情绪,然后选择直接逃避。
好在他比较实诚,挑着自己擅长的内容说,最后补一句“在整合数据的过程中因为能力不足,未能做好工作”也就完结了。
接下来,就轮到了13号张赫,他还浑然不知道今天的主角是自己。
张赫几乎是套用了骆飞的模板,不过对工作细节做了一些补充——或许是为了能在表现上压骆飞一头,其中还有一句“整合数据后,指导团队进行修改”,然后一样扯一句因为能力不足没能让工作达到预期。
李颜一只波澜不惊的表情突然有了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