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准备婚事(1 / 2)

这小周好,周家爸妈也是好的。</P>

你见过谁家还有嫌彩礼多主动要求少给点的啊。</P>

“你放心,在我这儿,小宋早就是我半个儿子了。”</P>

姚亚文也同样保证到。</P>

这俩人本来就挺合得来,这会儿又开始惺惺相惜起来了。</P>

一时间气氛就到了顶点。</P>

“那,日子定了?</P>

我觉得元旦的时候就挺好。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房子收拾一下,家具啥的也都能摆进去。</P>

就是这婚宴可能要分两边办。</P>

我们的亲戚大部分都在京城,而且正阳他爷爷年纪大了,来这边也不大方便。”</P>

王兰英拧着眉头,这婚宴不办还不大好。</P>

要是在一个地方办了,也不太方便。</P>

“好,这日子好。</P>

这不就是双喜临门吗?</P>

一边办婚礼,另一边叫答谢。</P>

我听着他们那些当兵的都是这么说的。”</P>

对于元旦结婚姚亚文特别赞同。</P>

日子好,办喜事也挺好,双喜临门嘛。</P>

都决定结婚了,还啥都不缺,那就快点办了吧。</P>

就是婚宴办两次这可不行,那不就等于结了两次吗?</P>

不过她多聪明啊,以前听说有些当兵的,在家里结婚办完了,回部队里还要请客,就叫答谢宴,心不就行了。</P>

两人一拍即合,对这个日子都挺满意的,婚宴的事情也因为改了个叫法,完美解决。</P>

之后就是开始商量各种细节。</P>

终于到了姚亚琴派上用场的时候。</P>

“结婚的时候,要放炮,鞭炮肯定得准备。”</P>

“烟、酒、瓜子、糖这些也都得提前点准备。</P>

估计得在供销社里找找关系,跟人定下才行了。”</P>

“还有我们这的风俗。</P>

得准备离娘肉,鱼2条,大葱4棵,粉条4把,这也俗称四彩礼,要带到丈母娘家的。</P>

还得准备几张大红纸,把接亲这一路上的井盖都给盖上。</P>

这就代表新人以后走的路都是坦途。</P>

还有那接亲送亲的人啊,不算新郎、新娘都得是双数的。</P>

还有新郎新娘的胸花,可别给忘了。</P>

还有来接亲的时候,敲门、接亲、带花、改口、吃面、换鞋……”</P>

“到了新房还有呢……”</P>

姚亚琴这一说就没完没了了。</P>

时不时的还要想一想再接着说。</P>

似乎是致力于把所有的风俗习惯都要用起来才行。</P>

她这边说一句,杨兰英就记一条。</P>

那认真的态度,仿佛自己就是个小学生一样。</P>

这么多规矩听的姚亚文都迷糊。</P>

这也太多了。</P>

怎么这么多风俗、规矩呢?</P>

这得亏让她二姨来了,要不她不得抓瞎啊。</P>

“二姨,可别说了,这么多我自己都记不过来了。”</P>

“妈,宋婶儿,咱就一切从简。”</P>

周锦新皱眉说。</P>

哪那么多的规矩啊,听的头都疼,记都记不住。</P>

这么难为她二姨都能想的起来。</P>

“那哪行啊。</P>

你放心吧小周。</P>

这婚事儿我肯定得给你们办的风风光光的,绝对不让你们失望。</P>

这两天,正阳啊,你就带着小周先把衣服买一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