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听了崔嬷嬷的话释怀一些,又想到罪魁祸首大格格,</P>
“以后不许她到慈宁宫来,你再去敲打敲打弘时身边伺候的人,不许弘时跟她来往。”</P>
崔嬷嬷笑说:“弘时阿哥那边主子不用担心,他们从小就分开,哪有话说,”</P>
“之前见那回,都是郡主说一句,弘时阿哥应一句,一句多余的没有。”</P>
太后不放心地说:“你去一趟,不然我不放心!”</P>
崔嬷嬷一想也是,万一这几天弘时阿哥被她哄住了呢?</P>
两个人又说到玉琦,太后挑这碗里的米饭,“人家夫妻和睦,我倒成挑事的恶婆婆了。”</P>
崔嬷嬷笑说:“看主子说的,主子也是为了皇上,皇后娘娘最是贤德,哪会不懂?”</P>
“主子要是心里过不去,过年的时候多赏皇后娘娘一点好东西就是!”</P>
太后撇撇嘴,“皇帝对她掏心掏肺的,哪里就亏了她了。”</P>
“她那几句话我听着倒像在点我,心里不定怎么埋怨我呢!”</P>
崔嬷嬷太了解自己主子了,皇后娘娘待主子一向恭敬,突然亮出身上的刺,主子不是真生气,就是觉得被冒犯了。</P>
她斟酌着说:“奴才说句僭越的话,就是平民夫妻被庶女逼着纳妾也得不高兴,玛瑙那丫头可全听到了。”</P>
“郡主是主子召见的,皇后娘娘再气,还是给了郡主家小阿哥压岁荷包,就很顾全大局了。”</P>
“这要是换了奴才,肯定不见她!难道郡主还敢硬闯永寿宫不成?”</P>
太后一想也是,谁还能没个脾气呢,“算了,儿媳妇顾全大局,我也不能小气了,就由着他们吧!”</P>
崔嬷嬷哄着她:“要说还得是主子大度,真应了那句:不痴不聋不做家翁。”</P>
太后哈哈一笑,心里郁气尽出。</P>
---------------------</P>
朝廷已经封印,皇上突然交待了差事下来,大理寺卿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干。</P>
贵武被抓的时候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嚣张傲慢。</P>
他把镣铐扔地上,嚣张地嚷嚷道:“我乃皇室宗亲,不归大理寺管,你们有几个胆子敢锁拿我?”</P>
大理寺领头衙役也不怂,立刻拔出佩刀,指着贵武,其余的衙役也跟着拔刀,</P>
领头的衙役喝道:“圣旨已下,你的案子归大理寺管。你要是胆敢抗旨,我等定让你血溅当场。”</P>
贵武见惯当差的怂样,头一回见这么狠的,他当时就怂了,乖乖束手就擒。</P>
他觉得事情有点大条,对小厮、随从不停地使眼色。</P>
贵武的媳妇乌苏氏提着裙子从内院跑过来,</P>
她拦在贵武身前,对衙役喝道:“我们爷是皇室宗亲,王府贝勒。岂是你等说抓就抓的。”</P>
众衙役把才收回去的刀又拔了出来,一副不服就干的样子。</P>
贵武心惊不已,赶紧拉住媳妇,低声说:“是圣旨,你赶紧去找我大哥。”</P>
贵武被衙役押进大理寺牢里,才进门就听到熟悉的声音,一看都是他的狐朋狗友,脚一软就跪了。</P>
衙役们也不惯着他,拖着丢进牢房里。</P>
一个纨绔笑说:“嘿!在这里都能聚齐了,还真是有缘!”</P>
“要是有酒怎么也得喝三杯!这可比吃花酒凑的还齐。”</P>
贵武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只觉得自己活不长了。</P>
转眼到了除夕年宴,</P>
因为接连两次国丧,皇上还在守孝,年宴都是素菜素酒。</P>
在场的宗亲、勋贵、大臣没有不颂圣的,什么皇上至孝,什么皇上乃天下表率,那是夸不完的好话。</P>
胤禛并不当真,乐呵呵地客气着,跟这个喝一个,给那个赐酒,谁都不冷落。</P>
被抓纨绔的家人们有心求情,气氛这么好谁也不想触霉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