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后,梓宫移到巩华城,仅当年你皇玛法就去了三十四次,一待就是一整天。”</P>
“听说康熙十四年,去了二十四次;康熙十五年,去了十五次,一直持续多年。”</P>
“康熙十六年,册立孝昭皇后才十几天,你皇玛法又去了巩华城,甚至除夕当天也去了巩华城祭奠孝诚皇后。”</P>
“当时正是三藩之乱的时候,有御史看不下去了,上折子劝谏,你皇玛法这才少往巩华城跑的。”</P>
“康熙三十八年之前,除非朝中有大事,孝诚皇后的祭礼都是你皇玛法亲自参加的,整整二十五年。”</P>
弘晖好奇地问:“后来呢?后来就不亲自参加了吗?为什么?”</P>
九阿哥淡淡一笑,摸摸他的头,“你不是常说自己是大人吗?这事你得自己想。”</P>
弘晖立刻笑说:“这有何难?”</P>
九阿哥点点他,“除了你阿玛、额娘,不许问任何人?”</P>
弘晖愣了一下,默默地点点头,想了想挨着他小声说:“这个是不是就是那种不能宣之于口的事?”</P>
九阿哥一下乐了,搂着他笑说:“你小子就是聪明。”</P>
十一月三十日,上驻跸察罕和屯。喀喇沁镇国公善巴喇锡等来朝。</P>
当晚摆宴,太子全程陪在康熙身边。</P>
蒙古王公们先还小心翼翼地试探太子的身子是否康健,见他饮酒如常,这才放开了闹腾。</P>
康熙则是全程笑看着,看到弘晖还对他招招手。</P>
弘晖快步过去,行了礼,笑说:“皇玛法叫孙儿何事?”</P>
康熙笑说:“昨儿你祖母来信了,说弘昭开口了。”</P>
弘晖又惊又喜,立刻给康熙磕了个头,“多谢皇玛法带孙儿来给皇祖母们磕头,弘昭能开口一定是皇祖母们保佑的。”</P>
康熙哈哈一笑,“看来你在每位皇祖母面前都念叨了,倒是个好哥哥。”</P>
太子听到康熙的笑声,看了过去,见祖孙俩和乐融融的样子,眼神闪了闪。</P>
又见镇国公善巴喇锡过去凑趣,还搂着弘晖有说有笑的,他又冷了脸。</P>
这时,有蒙古王公过来敬酒,他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P>
等宴席散了,太子和众皇子送康熙回帐篷后,康熙就留了太子说话。</P>
十二月初十日,上驻跸热河行宫。</P>
这一日,康熙和太子一起泡了温泉。</P>
五阿哥悄悄地跟九阿哥说:“皇阿玛待太子仿佛跟以前一样的,我还以为要废了他呢?”</P>
九阿哥一笑,“康熙四十七年才废了一次,隔年正月里就复立了,”</P>
“这才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即便皇阿玛想废了他,最起码也要到明年。”</P>
五阿哥一笑,“也是,一立一废,还说得过去,若再立再废,岂不是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P>
九阿哥也跟着一笑,“过家家是我闺女喜欢玩的,”</P>
“皇阿玛的性子你也知道,只要下定决心,就是天王老子拦着也要干。”</P>
五阿哥一听他这话就更好奇了,低声问:“你可是又起了一卦?卦象上怎么说的?莫非太子还要被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