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康熙的赏赐也到了英诚公府(2 / 2)

圣驾回程的消息传来,康熙的赏赐也到了英诚公府。</P>

英诚公要出来接旨,被宣旨太监拦住了,“皇上说英诚公养病要紧,让世子接赏即可。”</P>

英诚公自然不肯?皇上有赏就是给他撑腰的,他本就没有病,再躲懒不出来接赏谢恩就不合适了。</P>

他穿好朝褂,佩戴整齐,带领全家跪听圣旨,十公主也要跟着跪下。</P>

宣旨太监赶紧拦着,“公主有孕,皇上十分高兴,千叮万嘱不许公主跪拜;公主的赏赐是另外的,奴才稍后再宣。”</P>

十公主不敢抗旨,虽然没跪拜,依旧行了福礼。</P>

宣旨太监高声道:“英诚公一脉公忠体国、历来勤勉,今岁偶感风寒,特赐药材若干、珍珠一斛、宝马三匹、宝剑三柄。”</P>

宣旨完毕,宣旨太监亲自扶起英诚公,“地上凉,英诚公赶紧起来,再冻着了,皇上要心疼的。”</P>

英诚公此刻红光满面,“皇上抬爱,我感觉自己的病已经全好了!”</P>

宣旨太监笑说:“哎呦!这敢情好,皇上听了定然高兴,”</P>

“对了,珍珠给夫人打首饰的,宝马、宝剑是给世子和两位公子的,皇上盼着英诚公府再出将才呢。”</P>

英诚公躬身一礼,“多谢皇上厚爱!”</P>

之后宣旨太监又拿出一份礼单,传了康熙的口谕:“十丫头要好好养胎,为英诚公府诞下麟儿便是孝顺朕了!”</P>

十公主福了一福,恭敬地双手接过礼单。</P>

英诚公又带着一家人跪地谢恩,诚心三呼万岁!</P>

管家立刻上前给宣旨太监塞了个大红包,英诚公和丰盛额亲自留茶留饭,</P>

宣旨太监一一婉拒,等出了英诚公府,再看红包里面是一张一百两的银票,</P>

他笑着说:“这可比留茶留饭实在呀!也难怪皇上喜欢英诚公,真是会办事呀!”</P>

英诚公府得了皇上赏赐的事情一传开,那些还想接着写折子弹劾英诚公的人都蔫了,</P>

之后,有里正到顺天府报案:发现五具男尸,身边还有悔过书,疑似畏罪自杀!</P>

顺天府尹自从安郡王岳乐孙子们的灭门案后,鲜少接到这样大的案子,赶紧带人赶到现场,</P>

师爷拆开悔过书,读了一遍,低声跟顺天府尹说:“这五个人就是殴打英诚公府两位公子的人。”</P>

顺天府尹拧起眉,“先找到尸源,画像、贴认尸告示吧!”</P>

师爷才要应,一个衙役开了口:“这几个人都是东城的闲汉,平日靠着坑蒙拐骗、扛零活为生,他们绝对不认字的。”</P>

顺天府尹问:“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认识字?万一小时候学过呢?”</P>

那衙役说:“那更不可能了,这五个人都是孤儿,小时候能吃上饭就不错了,哪有人肯教他们读书?”</P>

“听说,他们从小抱团,长大后就拉帮结派,一直以来也就能混饱肚子,都没娶上媳妇。”</P>

顺天府尹扯扯嘴角,心说:看来必有幕后之人。</P>

师爷嘀咕道:“杀了人埋了得了,还非得造出一个悔罪自杀的假现场,糊弄谁呢?”</P>

就在此案没有任何头绪的时候,一个代写书信的进了顺天府,他说那份悔过书是他代笔的,还把悔过书的内容背了出来。</P>

顺天府尹都懵了,“虽然悔过书的来历能解释了,可是,他既然有时间让人代写悔过书,为什么不跑呢?”</P>

“他们五个都没有亲人,天大地大的,哪里黄土不埋人,为什么非要在京城玩什么悔罪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