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惊的张大了嘴巴,心说大哥也有紧张的时候?</P>
戴家父子等贡院锁龙门了才离开,留了两个小厮在贡院守着。</P>
二月十七日</P>
康熙带着太子、大阿哥、十三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八阿哥出发巡幸京畿。</P>
不久,会试放榜了,第一名会元正是戴京。</P>
戴京长出了一口气,会元是必中进士的,家里有一个进士功名,戴家就算是真正翻身了。</P>
戴家像过年一样热闹,街坊四邻、戴梓的同僚们都来贺喜。</P>
雍郡王府</P>
胤禛知道戴京中了会元也很高兴,让人送了份贺礼去,回来还跟玉琦说起这事。</P>
玉琦一听会元是戴京就觉得不对,“戴名世呢?”</P>
前世,这一科的会元是安徽桐城人戴名世,隔年还中了探花。</P>
此人,二十岁授徒养家,二十七岁所作时文为天下传诵,后因文字狱《南山集》案被斩。</P>
胤禛笑说:“他呀!病了!”</P>
玉琦更奇怪了,把人都打发出去,“怎么就病了?你……是怎么知道的?”</P>
胤禛不以为意地说:“是我让他病的!”</P>
玉琦想到《南山集》案,就问:“你是让他避开赵申乔?还是不想让他入仕?”</P>
胤禛一笑,点点她的鼻子,“世人都说:赵申乔是为了报复戴名世才弄出了《南山集》案。”</P>
“其实,戴名世本身就是个狂生,性子孤傲自持、不知收敛,才是他获罪的主因。”</P>
“戴名世是有才,却也太敢说、太能说了,议论时政、臧否人物,不知得罪了多少大臣,他入仕就是送死的。”</P>
“戴家是桐城望族,败在这点事情上太可惜了。我已经跟他谈过了,让他跟着方苞去修史,有举人功名也够用了。”</P>
玉琦对戴名世、方苞这些人知道的不多,只知道是他们都是有名的文人,也无所谓他们去哪里当差。</P>
不过,她知道胤禛此举是把戴名世笼络住了,也在江南文人里挣了个好名声。</P>
她又想到康熙,“没有《南山集》案皇阿玛也不用烦了,你又做了一回好儿子。”</P>
胤禛苦笑一下,“皇阿玛眼里只有太子,他可看不到我,我就图个心安!”</P>
“哎——就算今年太子废了,明年还会再立,然后再废,路还长着呢。”</P>
两个人正说着苏培盛在外头求见,胤禛扬声把人叫进来,“何事?”</P>
苏培盛低声说:“主子,十三爷从南苑送消息回来:大爷跟太子爷动了手,被皇上撵回来了。”</P>
胤禛一惊,“后天就回来了,怎么这时候打起来了?说为什么了吗?”</P>
苏培盛躬身道:“是为了一匹马,听说是大爷先看上的,谁知又被底下人孝敬给太子爷了,”</P>
“大爷一气之下打了那管事,太子爷就不高兴了,两个人动了手,还闹到皇上跟前了,大爷就被撵回来了。”</P>
玉琦嗤笑一声,“老十八估计都看傻眼了!两大人还不如弘晖和老十七呢,俩个孩子打了架还什么都不肯说呢。”</P>
胤禛也笑起来,“去告诉老九、老十、老十四一声,让他们别乱说话。大哥气不顺的时候就爱找事。”</P>
苏培盛应一声,恭敬地退了出去。</P>
说起弘晖,玉琦就想起尹继善的生母徐氏,</P>
“年后,徐氏也跟来了,住了一个多月,尹泰就派人来接,送了个老嬷嬷来伺候,尹继善倒是倔的很,硬是不肯留那嬷嬷。”</P>
胤禛一笑,“尹泰也是一把年纪了,真是一点眼力见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