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弘时(1 / 2)

圆明园</P>

福王弘时带着长子永珅来请安,到了九州清晏才知道皇上在后湖钓鱼。</P>

弘时就带着永珅去给皇后请安。</P>

等了半天,才有一个老嬷嬷出来,</P>

老嬷嬷和气地说:“主子正在见蒙古女眷,实在抽不开身。”</P>

弘时知道都是因为生母李氏和胞兄弘昀做过太多错事,皇后娘娘才不待见自己的,</P>

他越长大越觉得皇后娘娘不容易,易地而处,他不觉得自己能有这个度量。</P>

所以皇后娘娘再不待见他,他依旧恭敬,从不敢怠慢半分,</P>

他恭敬道:“是臣来的不凑巧。”</P>

长大懂事后,作为出嗣子,他再不好意思把生父、嫡母叫做阿玛、额娘。</P>

于是,弘时照旧领着永珅在门口磕了个头,算是给皇后娘娘请安了。</P>

老嬷嬷早已习惯他的恭敬,和蔼地问起福王妃乌雅氏,</P>

“主子听说福晋孕吐的厉害,如今可好些了?”</P>

弘时恭敬道:“多谢皇后娘娘关心,乌雅氏已经大好,太医开了药膳挺管用。”</P>

老嬷嬷说:“小厨房做了新点心,等点心好了,请王爷带给福晋尝尝。”</P>

弘时微笑谢过,带着永珅往后湖去。</P>

行到无人处,永珅扑闪着眼睛,有些委屈地问:“太后是不是不喜欢儿子?”</P>

弘时没想到永珅如此敏感,几不可闻地一叹,摸摸他的头,“没有的事!”</P>

“蒙古女眷要走很远的路才能进京,别人诚心而来,主人怎么能中途离开呢?”</P>

永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P>

到了后湖边,苏培盛迎过来,“皇上知道福王爷今天来,正等着呢。”</P>

弘时塞了个红包给他,带着永珅去给皇上请安。</P>

胤禛笑着叫起,看到活泼健壮的永珅就很高兴,叫到身边教他钓鱼。</P>

永珅太小,耐不住性子,一时半会不见鱼上钩就没了耐心,坐小杌子上扭来扭去的。</P>

胤禛一笑,挥挥手,“去玩去吧!也难为这孩子了。”</P>

永珅一高兴直接从小杌子上蹦了起来。</P>

胤禛笑看着永珅跟小太监玩,想起前世那个四岁夭折的永珅,轻轻一叹。</P>

片刻,他看向弘时,“听说你那舅舅李宝又来找你了?”</P>

一个“又”字听得弘时心惊不已,舅舅李宝一共就来找他两次,皇上居然都知道?</P>

他咽咽口水,“李宝的两个儿子去年就出海了,一直没有音信,他来打听消息。”</P>

“前两日刚得了信,李宝那两个儿子都在蓬莱,所以臣又见了李宝。”</P>

他心里忐忑起来,李宝不过是个小人物,皇上为什么把他单拎出来?</P>

胤禛让他坐下,“你知道李家的两个儿子在蓬莱做什么吗?”</P>

弘时一怔,回想一下没有头绪,老实地答道:“臣不大清楚,好像是商贾。”</P>

胤禛摇摇头,“蓬莱人口短缺,一直有人在蓬莱和南洋之间做人口贩卖。”</P>

“之前是因为蓬莱缺人,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以后就不同了……”</P>

弘时虽然不大聪明,这些年也听了见了不少。</P>

人口买卖若是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也没什么,</P>

最可恶的是有些商贾靠骗、抢,做无本万利的买卖。</P>

他心里一惊,皇上的意思李宝那两个儿子八成就是靠骗、抢来的。</P>

若朝廷收紧政策,追究起来,李宝那两儿子必定得不了好,</P>

自己再跟李家来往,世人会不会认为福王府也参与了呢?</P>

此后,弘时就疏远了李家;</P>

再一年,蓬莱传来消息,李家的两个儿子都被斩首弃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