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闻言急命人将徐恒唤醒,又召集诸将议事。不一时众人于中军帐聚齐,徐恒断言天明时分代军必来攻寨,遂与张羽定下依托营寨全军将士列阵迎敌之策。
众将并无异议,遂各自去调集本部兵马,准备迎敌。徐恒又遣五十亲兵,以牛车护送秦玉至威盛军休养。
卯时初,天仍未亮,便有斥候来报,代军全军已出营集结。三万大军仍分左中右三路,左右两路突前,中路堕后,齐向涅水大营进发。
张羽得报便即传令,命全军将士皆出营取齐,在营前二里开外列阵,寨中一人不留。箕营麾下四镇三千三百将士在前,张羽率二百亲兵堕后压阵,徐恒率秦玉一千亲兵在后为预备。全军将士操练纯熟,阵型只片刻便摆开列毕,只等代军到来。
辰时初,天才放亮,代军便到了,在郑军阵前里许外停下。三万大军黑压压一片,摆开有七八里宽,一眼望不到尽头,已将这荒原铺满。日头未出,天本不甚亮,此时愈加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两军相对,各自屏气凝神,天地间忽地一片寂寥,连战马也止住了嘶鸣。突听代军阵中战鼓响起,初时只一鼓一点,随后数十面战鼓一齐敲响,鼓声连成一片,渐渐连天价响彻天地,随即号角吹响。
数万代军兵卒齐声呐喊,战马仰天长嘶,震天撼地。代军左右两军齐动,向郑军兵阵徐徐开进,中军却驻足未动。两路兵马向郑阵左右两翼行近,中路兵马稀少,却衔在一处,乃是排出冲轭阵,要攻郑军阵势两翼。
郑军阵型以四镇兵马排出四个似圆非圆,似方非方小阵,呈四面排列。每阵之间相距不过三十步,可相互呼应。每小阵以立牌护住外围,后有长矛手、短刀手,弓弩手居中。此阵有意露出中央破绽,但若敌军从中央插入阵中,便要腹背受敌。乃是徐恒自古书中寻出,唤作分瓣梅花阵,是以守为主的阵法,最是能以少防多。
两军相距不足百步之时,代军前队以手牌遮护,后队放起箭来。郑军以立牌护住,弓弩手亦开始放箭。箭雨在空中交织,又落下,两军多有兵士中箭倒地,然代军脚步反愈快,竟全不顾箭矢冲面而来,似决意要以大军碾压郑军。
待到两军相距不足五十步,代卒以全力奔跑起来,代军后方箭渐渐停了,郑军箭雨却更密,代卒圆盾短小,只可遮住头面,中箭倒地者更多,却不能阻住大军脚步。顷刻间,两军相接,三千余兵马对阵两万大军,大战骤起。
鼓声更密,刀枪相交之声夹杂在鼓声之中,渐渐盖住了鼓声,更有嘶喊惨呼之声不绝于耳。一时之间,在这冰天雪地之中,竟有热意扑面。两军将士缠斗在一处,难分彼此,战阵之间各色旗帜交织,一时之间也难辨敌我。
代军人数虽极多,阵型却疏散,郑军人少,却聚在一处,众将士可合力拒敌。代军从两翼围攻,郑军却并非四面受敌,这分瓣梅花阵大阵可转动,小阵也可转动,因此但有一面受敌过重,便有人马转动过来抵住代军。是以两军虽众寡悬殊,却一时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