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采薇,杨天成。</P>
这两个人的名字王显力听说过。</P>
他们可是云山村的人物。</P>
想不到那个高林大村里,居然有两位这么厉害的人。</P>
其实青山村之前也不是不收外来户。</P>
就是前来落户的人首先到的都是云山村,只有在云山村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才到青山村来落脚的。</P>
久而久之,王显力就觉得这些外来户是没得选择,才来青山村的,这才禁止外来户在此落地生根的。</P>
事情说好之后,二人并没有回村里,而是直接去了镇上。</P>
虽然两个村子之间相距不是很远。</P>
但却隔着两座山,所以那条小溪是绕着山,从岭南一带的湖泊双流而下,才到了青山村的。</P>
好在云山村有条河,所以两个村子多年来都能依仗自己的独特优势存活至今。</P>
要不是今年的气候特殊,恐怕两个村子世代都不用来往,依然能够自足。</P>
两人算了一下。</P>
想尽快解决干旱的事情,就要一次性多找些牛车才行。</P>
还有木桶。</P>
木桶少了也不行。</P>
这次他们去镇上不但要雇牛车,还要再多买些木桶盛水用。</P>
二人到镇上之后,先是去了西市那边雇车。</P>
三十辆牛车,一辆牛板车上可以装十二个木桶。加起来要卖三百六十个。</P>
牛车一日的工钱是一百文。</P>
木桶七文钱一个。</P>
古代的物价也不便宜,而且也存在节节上涨的趋势。</P>
刘采薇记得早些年,雇一辆马车,一日最多的也就七八十文,木桶三文钱一个。</P>
短短的几年功夫,就涨了这么多。</P>
不过,涨的再多也得雇,也得买。</P>
跟车夫说好了,明早去云山村的时候,去杂货店拉上定好的木桶。</P>
杨天成跟刘采薇在傍晚前到了家。</P>
这一天可把两人累坏了,到家后赶紧洗了洗。</P>
简单做点饭吃,吃完了还要去高林大那里说一声。</P>
两人刚洗完澡,正准备做饭时,郭婉茹和福生端着饭菜来了。</P>
“你们可算是回来了,我让福生来你家看了好几遍,都说你们没回来。刚才见到牛二,他说在村口见到你们了,我们这才过来,赶紧吃吧。”郭婉茹进了院后,就将饭菜放在了院子中的桌子上。</P>
福生挎着篮子,里面装的是白面馒头,也放在了桌子上,“快趁热吃吧,婉茹做好了一直放在锅里温着的。”</P>
“你们夫妻可真是贴心,饭菜都给我们做好了,我正好饿了。”刘采薇走到桌前坐了下来,还不忘喊了声杨天成。</P>
此时的杨天成正在灶房里准备做饭,听见刘采薇叫他,也走了出来。</P>
“哟,是你们来了。”</P>
“快过来吃吧。对了,你们今天的事情办的还顺利吧?”郭婉茹问道。</P>
刘采薇点了点头,说是明天就开始去青山村拉水了。</P>
听到这话,郭婉茹跟福生都长舒了一口气。</P>
他们家的地,已经渴的冒烟了,再不浇水,怕是要绝产了。</P>
“咱们村里的地这么多,又都缺水的厉害,那明日拉来了水,先从哪里开始浇啊?”</P>
郭婉茹问的话,刘采薇确实还没有想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