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得妖媚,看向门的方向朗声唤道:“陈潇,进来,我有消息要影卫传给左右相。”</P>
*</P>
在这日之后的大半个月里,北辕朝堂上逐渐掀起道道波浪。</P>
太皇太后联同柴勋、朱家以及原本的一众大皇子党派朝臣,在朝政决策上致力打压着陈庭。</P>
身处高位的朝臣仍在观望,见左右丞相都默不作声不愿管,便也随波逐流,不管了。</P>
朝政被太皇太后把持,人人都求着自保。</P>
打压陈家最为积极的,要算老朱大人了。</P>
靖帝刚登基,右相便向太皇太后进谏,应为新帝考虑,以国丧为由,令老朱大人无罪释放。</P>
先是判去为宣帝守皇陵,后又以靖帝孝顺外祖父为由,令其留在京城,恢复原职。</P>
要知道,在当初老朱大人克扣粮草一事上,东柏军党派叫嚣得最为厉害,非逼着宣帝严厉处置此事,才让老朱大人一把年纪还进了趟牢狱,受了回杖刑。</P>
再加上朱贵祥和柴邵荣在宜春院斗殴,被东柏军抓到宣帝跟前,导致这两人屡遭贬斥。</P>
更别说陈惋希小产一事与已故的朱莘怡拖不了干系,而朱莘怡又是被陈惋希亲手杀死的。</P>
新仇旧仇各种叠加,柴、朱两家在打压陈庭上面毫不手软,越演越烈。</P>
就连东柏军要更换军医这么一件小事,都能被柴、朱两家妨碍耽误了好几天。</P>
当然,陈庭对抗的动作也毫不客气,只不过因为寡不敌众,并未能伤到朱家的根本。</P>
西昶将军邓百昌倒是直接率兵离开了京城,继续镇守西边疆土,远离朝堂纷争。</P>
徒留下陈庭一人面对老朱大人的报复。</P>
墨家更是置身事外。</P>
墨清砚在朝堂上事事不参与不表决,句句表示听从太皇太后旨意。</P>
宋绾玥听着他讲述如今的朝堂动态,唇角弯弯,语气笃定道:</P>
“以陈庭的性子,他忍不了很久的。”</P>
说完,夫妻二人默契一笑。</P>
果不其然,影卫又发现泠山脚下陈家庄子的动作愈发大起来。</P>
陈潇来清风苑回禀时,说道:“东柏军已在泠山后空地上屯足了兵马,沧浪江边上的军营其实已经全部被搬空了。”</P>
既要逼宫,撤离沧浪江也无妨。</P>
就算将皇室众人往东边逼去,他们也不敢渡江过去东陈国,最终也是无处可逃。</P>
宋绾玥与墨清砚仅交流了一个眼神,便知时机成熟。</P>
她冷声吩咐道:“告诉那些文人和说书先生,按照我给的纸条去传,开始第二轮造势。”</P>
陈潇应是,随即离开了墨府往六艺会馆去。</P>
不到五日,京中百姓及朝臣被一道惊雷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