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的爸爸。</P>
脱鞋走路的啪啪声传来,李安正琢磨着怎么开口,一双小手已经轻轻地落在了他的后脑,接着一阵销魂自头顶扩散到全身的每一个毛孔。</P>
“很麻烦么。”</P>
耳边陈璇问他。</P>
“小北爸爸是蓉城美院的老师。”</P>
李安眯着眼半张这嘴,口水像是随时都会掉出来。</P>
陈璇的手劲实在恰到好处,他觉得再过两分钟他就能睡着。</P>
“你想找小北爸爸帮忙画吗?”</P>
李安下意识摆动了一下他被施了术的后脑,”他我想让他爸爸给我推荐个学生。”</P>
最后他说补充</P>
“有酬。”</P>
-</P>
大概因为睡前的头部按摩起到了效果,这晚李安睡得很好。</P>
次日一早陈璇还没睁开眼睛就听见厨房出来“滋滋啦啦”的的煎蛋声。</P>
一顿丰盛的爱心早餐开启了新的一天。</P>
七点四十,李安送陈璇上电梯,递上一个黑色手提袋,里面装着陈璇的午饭:“中午拿微波炉打一下,别偷懒。”</P>
“知道啦,”陈璇接过袋子走上电梯,转身举起小拳头挥舞了一下,“加油!”</P>
门外围裙还没解下来李安双手叉腰,十足一个煮夫的形象:“路上注意安全,等你回家。”</P>
挥别下落的电梯,李安转身发现八万这货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自己脚下,五米外的屋门开着一条小缝。</P>
扶额。</P>
大意了,门没锁死。</P>
网上小猫咪多是这么跑丢的。</P>
摇摇头,他弯腰抱起八万:“外面的小猫咪肚子都吃不饱。”</P>
“喵—”</P>
从这周开始,周三到周四上午就是李安的固定休假。</P>
-</P>
练琴到上午九点四十五,李安卡着时间给小北妈妈打了电话,然后轻松的得到了小北爸爸的电话。</P>
小北爸爸的声音给人一种温润感,说话不紧不慢,在得知李安的需求后,很快便帮李安甄选出了一位人选。</P>
“李老师,方便把你的电话留给他吗,还是让他加你微信?”</P>
难怪小北那么懂礼貌,看来有不小的功劳都在这位于爸爸身上。</P>
“没关系,您把我电话留给他就行了,麻烦了。”</P>
挂了电话约十分钟,李安手机响起。</P>
“您好,是李安老师吗?”</P>
电话确实比发信息利索,尤其对方还学过小提琴。</P>
三两句话的功夫两人就把问题说清。</P>
“好的好的李老师,我明白了,我们加下微信吧。”</P>
“嗯嗯,怎么称呼。”</P>
“封东来。”</P>
-</P>
中午李安正沉浸在告别的第一乐章中,谱架上的手机亮了起来。</P>
两条信息。</P>
收手拿起手机点开信息。</P>
一张图和一条语音。</P>
图片上五个音符的图案素描?</P>
李安不确定该怎么来形容,他不懂美术,但这就是他理想的图案。</P>
尤其是那组拟画成一组十六分音符的衣服撑子,下面四只可爱的袜子乍一看真就像是四个十六分音符。</P>
栩栩如生。</P>
封东来:李老师您看看。</P>
李安:是这个意思\/大拇指</P>
他本以为这就完事了,正寻思给多少钱合适,哪知对方回复晚上8点之前给他发成品。</P>
期待的放下手机,李安再度投身到告别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之中。</P>
-</P>
告别是贝多芬继“黎明”和“热情”两首作品后的又一大作,体量上不如前二者庞大,但却有用着十足的故事在其中。</P>
众所周知,这首降E大调奏鸣曲是贝多芬呈献给他的金主鲁道夫大公的私人作品。</P>
1809年4月,奥法战争进入交战,狗日的拿破仑5月就打进维也纳。</P>
鲁道夫大公被迫随着奥地利皇族逃出维也纳。</P>
贝大爷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写下了这首钢琴奏鸣曲,表达对金主的浓浓不舍。</P>
并在第一乐章上亲自标题“告别。”</P>
据称,原稿上写有“1809年5月4日,在维也纳,我所尊敬的鲁道夫公爵点临行前”的字样。</P>
战争结束后,鲁道夫大公次年回到维也纳时,贝大爷又意味深长的给二三乐章标题,“缺席”和“重逢”。</P>
要清楚贝多芬一生少有为其笔下作品命名的习惯。cascoo.net</P>
而告别一首作品三个乐章的命名,其中的内在联系先不谈,单从字样就能看出每个乐章之间故事性的联系。</P>
故事是将音乐戏剧化的另一种手段,现代演奏者应该熟知每一部雄伟音乐作品的诞生背景。</P>
克里姆作为一个法国演奏家,李安不知道对方提出这个观点时候怎么看待告别的背景故事。</P>
但是作为一名现代钢琴演奏者,李安对于这个观点暂且保留意见。</P>
故事没人不喜欢听,但是那解决不了音乐表演的根本问题。</P>
甚至国内一些不良学者的个人杜撰还会误导演奏者。</P>
谁说贝大爷的悲怆奏鸣曲是表达的悲伤的情绪?</P>
当它第一乐章那第一声犹如远古呼唤的和弦出现时,宛如巨人喘息般的音乐意境就足以将其中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来。</P>
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至少要掌握如何利用肩肘手腕的力量。</P>
这是最起码的。</P>
再好的故事也不能帮助我们推送出一个声响优秀的和弦。</P>
演奏钢琴,始终还是要回到可以发声的键盘之上。</P>
毕竟说破天音乐也只是声音的艺术。</P>
如果非要在其中加入一点人文色彩,那便是一部如告别这样的作品,最主要是对最简单的音乐元素的本质发现,是对古典条形语言的一次勘探。</P>
该语言离不开节奏和肢体,以及旋律与和声的所有意涵。</P>
第一乐章一开始的三声带着些许轻叹的音程或许就是‘告别’‘缺席’‘重逢’的音乐动机。</P>
从音乐的角度分析,这组音乐动机便是形成全乐章的骨干支撑。</P>
李安必须要在整篇作品里去寻找这些动机,然后链接,最后将音乐整体串联。</P>
有点像解密游戏。</P>
一个简单的音乐动机在音乐的不同层面上发生,可能它就隐藏在一个旋律线条中。</P>
这需要一种对音乐的深度感知。</P>
一个演奏者对音乐的深度感知取决于他的想象力,因为琴键的深度只有很小的差异。</P>
然而,每一个训练有素的演奏者者,都应该听得出触键深浅的不同。</P>
通过萨米尔的部分练指方法重铸299之后,李安明显的发现他对触键深浅所弹出的声音有了进一步的辨别能力。</P>
他意识到了原来存在于自身的错误,就是在弹强音的时会加深触键深度,而在表现轻柔时用较浅的触键法。</P>
意识转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他重新拿到一部新作品的时候,演奏出来有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凝实。</P>
比如告别第一组像是轻轻挥手的音乐动机中。</P>
练琴就是这样一件事,包罗万象,费神费心。</P>
你绝不能指望只通过单纯的手指运动或大脑运转就能把一部作品搬上舞台,对于有自我要求的人而言,练琴是同时在做很多事情。</P>
只是恰好这每一件事都允许你坐在距离钢琴二十公分前的位置完成。</P>
而且还很费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