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普及识字得靠钱(2 / 2)

靠着这办法,陈言才在短时间内普及了识字写字,同时原本匠人稀缺的青山县,才迅速积起了大量可进行简单工艺活儿的底层技术工人。</P>

至于后续这些人是否能蜕变成高层次的技工,甚至研究人员,则要看他们各自的发展了。</P>

有些天分好又愿意去努力的人,慢慢就能爬到上面,甚至有机会被选入青山县研究院,成为陈言发展工业的重要人才。</P>

唐韵琢磨了一下,道:“识字赏钱之法,不怕有人骗领么?”</P>

这不是不可能,原本便识字之人,装作不识,然后去骗领赏银,也不失为一桩收入。</P>

陈言呵呵一笑:“青山县原本能识字之人便没几个,纵然让他们骗领了,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而已,这损失县衙担得起。更何况,原本识字之人,本来就有赚钱更多的法子,何必搞这么麻烦?”</P>

唐韵奇道:“什么法子?”</P>

陈言失笑道:“皇上忘了方才臣说过么?原本便能识字之人,已被搜罗去做了识字先生。月银可比骗领识字银要高多了!”</P>

唐韵恍然道:“朕一时忘了。但这法子,只怕在京城行不通。”</P>

这法子在青山县适用,但在京城有点难。</P>

若是京城也按这法子,每记下一个字赏一文,要让京城消除文盲,没个二三十万两银子搞不定。</P>

这还只是京城,想要扩大到全国范围,那银子就算掏空大周国库,只怕都不够。</P>

陈言见她说话时眼神直盯着自己,哪会不明白她想的什么,无奈道:“国库没银子,那就创造银子来普及教育。臣打算在京城试水书市,不如就将这买卖交由周氏商会代理,这一项所赚取的银两,便用在教育上罢。”</P>

唐韵笑吟吟地道:“这可是你提议的,朕允了!”</P>

陈言心说我不提议能行?您就差把两只眼贴我脸上了!</P>

唐韵已经可以预见到陈言这些书的销路如何,别的不说,那些言情话本绝对畅销!</P>

价格一百文,即使是小户人家也负担得起,那些长年深居家中的妇女,本就事少人闲,多的是时间看这些闲书。</P>

而匠书也是类似,必定热销。如此方便快捷的技术学习新模式,定会振荡大周现有行业格局,过去那种必须靠拜师学艺的模式,将迎来巨大的冲击。</P>

“这些书,原来是你自己所印?!”门外,一个惊异的声音忽然传来。</P>

唐、陈二人转头一看,只见郑氏面带异色、跨步而入。</P>

“夫人醒了?”陈言上前相迎。</P>

“参见皇上。”郑氏先向唐韵行了礼,然后才转头看向陈言,“请问陈大人,这些书卷,是您所印?”</P>

这开门见山的一句,让陈言和唐韵对视一眼,均露出会心笑容。</P>

陈言的安排,果然收到了效果。</P>

郑氏一觉睡醒,才发觉书房内多了这么多人,大吃一惊。</P>

然后才记起自己与陈言的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