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到底是鱼目还是珍珠(1 / 2)

接电话的是一个女同志,原本周书瑜还以为这是她舅妈。</P>

结果人家说只是家里请来的保姆。</P>

周书瑜问了下自己两个舅舅,对方说他们去国外谈生意了。</P>

至少要一周后才能回来,周书瑜只能告诉她,自己是他们的外甥女。</P>

让她帮着转达下自己已经到海港城了,半个月后就会离开。</P>

那个保姆还想让周书瑜留个联系方式,可周书瑜却说自己方便见他们的时候,会再打电话来。</P>

挂了电话,周书瑜站在原地发了几秒的呆。</P>

对于这样的错过,她是有些唏嘘的。</P>

毕竟能找到机会,出来打个电话,真心很不容易。</P>

只能说她的运气再好,毕竟不是天道的亲女儿,哪可能什么事能顺风顺水。</P>

逛完了,周书瑜去菜场买了不少生猛海鲜,带回去让钟点工帮着做。</P>

晚饭庆祝了下,周书瑜他们还一起看了会电视。</P>

第二天甄永明原本是该陪着周书瑜,继续在海港城四处逛逛。</P>

可他们的公司突然出了点事,他不得不去处理。</P>

“没事,肖同志和我一起就好,你有事就赶紧去忙吧。”周书瑜强压下心里的欢喜,很是善解人意的道。</P>

“可是你们两个都不会说海港城的话,这出去肯定要出事。要不我找别的同志,陪着你们。”甄永明赶忙想了另个办法。</P>

可周书瑜却摇摇头,说了一句流利的海港城话。</P>

甄永明惊诧地看着她,周书瑜笑着,继续用海港城话跟他交流。</P>

“其实这边的话跟羊城那边差不多,我之前在那边学了段时间,过来以后又继续学下,现在基本上都会说了。”</P>

她不仅会说,而且还学到了精髓。</P>

那就是说一两句,中间就夹个英文单词。</P>

这么别扭的说法,她在房间里练习的时候,差点没把自己的舌头给咬到。</P>

甄永明跟周书瑜交流了几句,发现她说的比起自己也没带差的,这才稍稍松了口气。</P>

可随即又看向肖建峰。</P>

他跟着不仅是当传话筒,还有保护小周同志的意思。</P>

可肖建峰却点点头,“没事,我们不到处乱跑,就是去证券交易所而已,不会遇到什么危险。”</P>

甄永明听他都这么说了,这才稍稍放心了些。</P>

“那我忙完,就立刻赶回来。”他抱歉地道。</P>

“没事,你要把事情好好的解决,别因为太急着我这边的事,让真正的工作出纰漏。我们就是随便走走,不会惹麻烦的。”周书瑜连忙叮嘱。</P>

虽然同样都是上面派下来的人,但肖建峰好歹跟他们在一起这么久。</P>

林少珩也说了,只要不是出卖国家利益的事,肖建峰是不会跟上面汇报的。</P>

这会让她觉得更有安全感些。</P>

等把甄永明送走,肖建峰拿着车钥匙,带周书瑜去证券交易所大杀四方。</P>

可趴在车窗上时,周书瑜却看到路上有个修葺的古色古香,两层高小楼。</P>

“玉珍斋”三个大字,让她眼前一亮。</P>

“等等!我们先去那个店看看?”周书瑜指着玉珍斋道。</P>

肖建峰看了眼,便找了个就近的位置停车。</P>

他们一进去,看到里面摆着好几个博古架,上面都是些被搭理干净,显得特别漂亮的老物件。</P>

这些东西让肖建峰紧张的呼吸一滞。</P>

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相信周小姐肯定心里是有数的。</P>

最起码不会把这种明显要出大事的东西,带回内地。</P>

周书瑜背着手,从最外面的博古架上,一件件地看过去。</P>

一开始见有人进来,还笑着打了招呼的店家,见她竟然连最外面的都看,便懒洋洋地不再动了。</P>

周书瑜对他这么副爱搭不理的样子,也很能理解。</P>

像这种古董店,摆在最外面的都是些不值钱的老物件,更多的还是些仿品。</P>

就比如那晚清民窑青花功夫童子茶杯,到了五十年后,也才卖个几十块而已。</P>

还有两个紫砂壶,看起来倒是挺清新淡雅的。</P>

结果周书瑜的手才摸上去,那老板懒洋洋的声音就传来了。</P>

“你手上那把可是好东西,明代沈子澈制。这可是名家,你小心着点,他的壶子世上可没几把。”</P>

“呵,明代?我说这把壶上个月烧出来,那都算久的。”周书瑜忍不住回了句。</P>

原本还不上心的老板听到她这话,总算是从摇椅上坐直了身子。</P>

“这壶你要是看不中,那继续挑挑,我这里至少上千个老物件,你肯定能挑到个喜欢的。”</P>

周书瑜没有接茬,刚想再往里面走走,门口就有个穿着西装的老人,带着两个二十岁,快到三十岁的青年进来。</P>

“赵董,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P>

老板看见走进来的人,立刻眉开眼笑地迎了上去。</P>

“好你个王老三,卖假货都敢卖到我头上来了。”</P>

那老人等他靠近,一巴掌直接甩到他脸上。</P>

虽然年纪大了的人,没有多少力气,但这样被当众甩了一耳光,他还是面上挂不住的。</P>

但秉着开门做生意,不把脸真撕破的原则,他还是强压着怒意道:“赵董,你瞧你这话说得,我怎么可能会卖给你假货?我这幅画当初就是花了两万块收回来的,收据、支票底根都在那。我这么大个玉珍斋,交到我儿子手上,那就是第三代了。我不可能故意砸我自己的招牌吧?”</P>

“好啊!你两万收回来的东西,敢卖我爷爷十万?!”边上的年轻人一把揪住老板的衣领,恶声恶气地叫骂。</P>

本身还想息事宁人的老板,也五十来岁了,被年轻人这样揪着,顿时也忍不下去了。</P>

“我打开门做生意,开什么样的价那是我的事。我出价,赵董接受,那谁也怨不了。更何况来我这里买古董就是为了捡漏,想要万无一失,那去佳士得、苏富比,唐寅的画,没个七八千万能下得来?”</P>

这下老板语气里的讥讽,已经是毫不掩饰了。</P>

年轻人闻言,抬起手就想要揍他。</P>

可老板却直接昂起脖子,直直地看着对方。</P>

“我这玉珍斋,在海港城也开了六十年。要是没点底子、背景,现在早就不复存在了。赵董,我看你是老主顾,所以才一直任由着你们在这闹,但有时候人做事,不能做得太过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