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把面发。</P>
刘秀兰和刘月娥两人忙的团团转,本来只打算蒸三锅馒头,王鸣岐家一锅,杨家一锅,王云青家一锅。</P>
结果不知道陆无双怎么哄的刘秀兰高兴,承诺给陆无双蒸一锅。</P>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好几家过来要,刘秀兰一高兴,干脆,蒸十锅,谁想要就过来拿。</P>
郝文静下了班,也来拿了一锅回家。</P>
刘秀兰很高兴,今天是她最风光的一天。</P>
人只要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格外愉快。</P>
我娘愉快,全家都愉快。</P>
如果杨其中不在耳朵边上叨叨,那就更愉快了。</P>
经过一段时间的将养,加上孙女的病有治好的希望,刘月娥的身子骨和精气神越来越好,终于像一个四十八岁的中老年妇女了。</P>
刘月娥确实把王家当成了自己家,一刻都不闲着,刘秀兰轻松了很多,王鸣岐更加轻松了。</P>
杨晓翠给刘月娥包了个红包,但刘月娥坚决不拿。</P>
“少夫人,我在家吃着住着,怎么还能要工钱呢?我知道您是好心,但今天我要是拿了,我良心不安啊。”</P>
王鸣岐见刘月娥实在不想要,就说算了。</P>
杨晓翠说道:“咱这不成了资本家了吗?”</P>
“我给曾柔说一声,把他儿子儿媳妇的工资提高两百块钱就是了。”</P>
“哥,还是你有办法。”</P>
两口子正说着,肖颖带着一群人,一包包的东西往家里送。</P>
“肖颖,这是啥?”</P>
“年货。”</P>
“我也有?”</P>
“你最多。”</P>
“为啥?”</P>
“你可是好几个公司的董事长,一个公司给您发一份,不就这么多吗?”</P>
“啊?”</P>
王鸣岐看着十几口箱子和百十棵白菜,犯了愁。</P>
“肖颖,走的时候拿点回家。”</P>
“我家里的冰箱都放不下了,吃到明年开春都吃不完。不要。”</P>
“老赵,拿点回家。”</P>
赵鹏超笑道:“我也有一份。”</P>
王鸣岐还要让刘月娥拿点回去,肖颖说,石宪国两口子两份,也不少。</P>
一听是发的福利,刘秀兰可高兴了。</P>
虽然这些东西不值几个钱,但她就是高兴。</P>
在她的意识里,只有国家单位才发福利,没想到私企也发?</P>
刘秀兰浑然忘记了,都是花自家的钱,给自己发福利,高兴个啥呢?</P>
过年嘛,不就是图个高兴吗?</P>
上了桌子,端起了酒杯,杨其中还是不死心,“真不去?”</P>
“不去。”</P>
“过完了年再去?”</P>
“不行,我得去读书。”</P>
“我帮你请假。”</P>
“不行,晓翠一个人带孩子,忙不过来。”</P>
杨晓翠笑道:“哎哎,你别拿我当幌子哈,我年后也上班了。”</P>
王云山不高兴了,“混账东西,让你爸求你是吧?”</P>
“爹,我要在家过年啊。”</P>
“少过一次又少不了肉?”</P>
“我这刚从国外回来,您一下又把我支到魔都去,有您这么当爹的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