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王鸣岐还是希望自己尽一份力,因为此次事件之后,国家彻底关闭了国债期货交易。</P>
国债期货对于国债发行有非常大的好处。</P>
当年,国家发行国债完全依靠强行摊派,原始票面价值一百的国债,市场上八十就能收到。</P>
但是自从有了国债期货后,国债发行就轻松多了,市场流通也非常好,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有好处。</P>
想到这,王鸣岐不管张华,直接走了。</P>
回到九号院,王鸣岐在电脑上鼓捣了两个多小时,又把稿子发给樊兰,让樊兰在门户网站刊登出来。</P>
王鸣岐希望来得及给国家提个醒。</P>
文章里,王鸣岐从制度不完善、一直不公布贴息等政策,让国债期货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造成期货的崩盘。</P>
过了十分钟,文章就出来了。</P>
王鸣岐看了看后台的数据,只有几个人在点击。</P>
王鸣岐担心引不起财政部领导的重视,接着给华金公司的窦昆打了个电话,让窦昆看看能不能给相关的领导推送一下。</P>
但是,石沉大海。</P>
王鸣岐只能叹息,只有三天时间了,估计已经来不及了吧。</P>
确实来不及了。</P>
东北万友证券已经得到了财政部一定会贴息的消息,并开始反手做多,当然,王鸣岐不知道这些事,他正忙着接见李开仁团队。</P>
李开仁比王鸣岐大五岁,两人一见,惺惺相惜。</P>
“王总,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P>
“哈哈,好。”</P>
“这位是陈省,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系副教授。”</P>
“陈教授你好。”</P>
陈省不善言辞,只是和王鸣岐握了握手就算打了招呼。</P>
“高坤,卡内基梅陇大学数学系讲师,博士后,好像跟王总是老乡。”</P>
高坤笑道:“我是齐州人,跟王总的家乡不算远。”</P>
“哈哈,是啊,不过百十公里的距离。”</P>
李开仁笑道:“高坤还是邱先生的高徒,本来邱先生邀请高坤去港岛中文大学执教,高博士听说我要回国创业,果断的加入了我们团队。”</P>
“邱成统先生是我尊敬的科学家,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邱先生能回国工作,我可以承诺,只要邱先生加入我们,两个点的股份,年薪一百万美元。”</P>
王鸣岐开出了个天价的邀约。</P>
在1995年的一百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国内百分之八十的企业一年都赚不到一百万美元,而王鸣岐为了笼络一个数学家,竟然敢开出一百万美元年薪外加两个点的股份?</P>
高坤也愣了一下。</P>
“王总,您没开玩笑?”</P>
“如果邱先生还是不同意,我可以专门在李王慈善基金内成立一支邱成统奖学金,每年资助国内有数学天分的学生,每年捐款额度不少于十万美元,专门成立邱成统数学实验师,每年科研经费一千万美元起,八方系内所有数学家都归邱先生管理。”</P>
“王总,您是认真的?”,李开仁也有点吃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