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兴汉的行政体制需要进行改动,但周宇也不会给它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样需要适应的时间绝对太久了,久到周宇不愿意等。
某些更先进的行政体制需要的外部条件更高,最起码更高的生产力带来的更多税收才能养得起更多的行政官员,更多更富余知识群体才能支撑得起这么多行政官员。
否则知识被垄断,全天下的文人都去当官,那就没有知识群体做研究,推动更多的进步了。
只有进行扫盲和教育后,满足了社会各行各业人才的需求之后还有富余的知识群体,同时有足够的收入来支撑工资支出,才能扩大官吏的群体,让他们参与到更细致的管理中去。
兴汉目前的管理差不多只到县一级,知县就是土皇帝,当地的事务什么都管。这种管理方式是非常粗放的,因为人才可以很多,但全才却很少。
什么都能管的职位很多时候都是什么都管不好。
因此周宇将下放到县一级的权力进行切割,一些治安、税收、法律、金融方面的需要更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权力被独立了出来,建立了新的厅、院、局、所,分别对应省、州、县、区的行政单位。
诸如知州、知县的名称保留,某某道改为某某省,观察使、节度使、经略使等省级大员统一改为省长,不再有不受中央节制的权力。
过去因为边疆遥远,和京城皇帝通信需要的时间太久,影响太多事务的执行。对比利弊之下,把权力下放可以提高许多效率,这才有了节度使、经略使这种高自主权的官员存在。
现在周宇有快速即时的通讯手段,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绕过中央做决定了,也就失去了自主权,统一变为省长。
地方上的各级长官上交了部分权力之后,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成了做好三件事:保证地方民心安定、对抗灾害保证耕种维护民生和进行扫盲教育。
在周宇看来,地方最高官员能做好这三样事就等于保证了当地发展的底线足够高。
民心安定社会安定的重要就不用说了;对抗灾害需要做的事情譬如兴修水利,可以对抗洪涝和旱灾,同时还能给农作物灌溉增产,只要官员能做到,在当地百姓心中这毫无疑问就是好官了。
扫盲教育是周宇非常看重的,同时也是官员们都愿意做的事情。在他们的旧思想中,在他们任期内读书读出来的人才,今后大家就有了某种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没有一个旧观念的官员会抵触发展教育,反而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去做。
在这方面他们和周宇的步调是不谋而合一致的。
当然,以他们的远见和眼光是看不到全民扫盲之后,原本牢固的官僚阶级会受到底层人才怎样的冲击。全民扫盲后,他们在未来再也不能垄断知识,进而垄断官位,成为百年家族后成为牢固的特权阶级,再为了维护他们的特权阻碍社会进步发展,最后成为整个社会的恶癌。
安排了投靠过来的原本兴汉的官员“专业”后,社会立刻稳定了下来。
旧官僚阶级以为这天下只是换了个皇帝,他们的地位不会受到影响,因此立刻摇身一变成为维护大明的力量。任何兴汉的旧势力都会受到他们的打击,他们迫不及待用这种方式来展示对新皇帝的忠诚。
原本的亲戚、朋友,甚至师长、学生,只要觉得你对大明不满,还想着“复国”,那么断绝亲情,割袍断义,直接举报之后逮了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种事太多以至于大家几天后就见怪不怪了。
他们觉得虽然权力被收了一部分,可是地位还在嘛,要管的事情还少了。那些新冒出来的职位,只要把亲朋好友,家族后代慢慢换上去,那权力其实也不会变小多少。
新朝廷新皇帝新规矩,大家都得适应。在新规则新框架下能玩得转就玩,玩不转你就活该被淘汰。
却不知道,他们这些官员被架空的将不止是一点点。延寿教才是真正将周宇的意志贯彻执行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真正落实到位的组织。
这些旧官员如果还想利用自己的权力来在底层寻求特权或者找别人换取利益,那他们都会一头撞上延寿教这个庞然大物。
他们只能在中高层偷偷进行权力交换,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还要面对周宇的监管手段。而一旦想要危害到社会基本面,那就肯定会触碰到延寿教的大网。
只要触碰了这张大网,他们就逃不过周宇的监察,直接免官去职定罪一条龙。
这样,最起码能保障社会基本面受到这些旧官僚更小的影响,更健康地发展,恢复元气,创造更大的生产力。
而这些旧官僚将在底层人才涌现出来后,一点点地被替换掉。其中一些确实品性端正且有能力的将会留用,那些尸位素餐的都会逐渐被新人才取代。
这将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缓慢过程。
没办法,既然周宇没有通过暴力手段来强行打碎整个社会的旧阶级再重组,而是选择以更和平的方式来取得政权,那就不得不慢慢地和这些社会痼疾进行缓慢的斗争。
这将是一个持续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漫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