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任逍遥 下(1 / 2)

酒过三巡,梁靖东微红着脸,搭着王大伦的肩膀问道:“大伦,我听说你刚刚和巩丽一起演过戏?”

“嗯,孙州导演的戏。”

他是拍完自己的戏份提前离开的剧组,这部戏前不久刚刚在重庆杀青。其实这早就不算新闻了,因为巩丽的关系,报纸和网站陆陆续续已经有不少报道出来。

梁靖东这么问,很大程度是因为巩丽。他们这帮70后的人,就国内来说,巩丽绝对是他们这一代人在青春期时代的女神。

梁靖东这个人在性格方面跟老贾很象,平时话不多,看上去一副老实忠厚的样子,但骨子里都是很闷骚的那种人。唯一的不同,或许就是他喝了点酒,就容易原形毕露。而老贾相对隐藏地更深一点。

果然,顾正闻言眼睛也是一亮,赶紧道:“我听说这戏的尺度很大,你有没有和巩丽有过那种戏,快给我们讲讲。”

说着,这货还挤眉弄眼一番,意思是大家都懂的。

王大伦摆摆手道:“别听外面胡说,我觉得就挺正常一部戏。”

“那你在戏里有没有跟巩丽有亲密接触啊?”梁靖东探着头,一脸猥琐地问道。

“对对对,你快讲讲。”顾正跟着在旁边起哄。

他只得双手一摊,苦笑道:“爱情文艺片,你们说有没有?”

“哈!不错啊!”顾正拍着他的肩膀,大笑道。

梁靖东则是一脸艳羡地看着他。

“哎,这戏怎么样?”老贾才不管这种尺度很大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事,他依旧很沉稳地坐在那里,问道。

其实撇开之前顾正开玩笑的,今年还有年初陈大导的,孙州的,甚至还有王大伦接下去要拍的田庄庄的,这些电影无一例外都是文艺电影。而且不管是地上还是地下的,以国内电影人的揍性,肯定都会一窝蜂地拿到国外的各大影展去刷一遍。尤其是影响最大的,时间上也正好匹配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同样,他现在拍的这部也是冲着明年的戛纳影展去的,不得不说到时的竞争肯定很激烈,也在无形中缩小了在将来的入围和获奖的可能性。

“我觉得挺好的。我演的是一个追求巩丽的兽医,梁家辉演的是一个诗人,巩丽分演两个角色。这部戏的主线不在男人,不在我和梁sr身上,我们是绿叶。”王大伦道。

老贾的筷子一顿,道:“两男一女,跟的题材有些类似?”

他想了一会儿,沉吟道:“嗯……怎么说呢?可以说类似,但也可以说完全不同。因为年代的背景,是那种发乎情止乎礼,更多的是强调精神世界的爱情。而更贴近当下这个社会,从爱到做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老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夹了块牛肉放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伦,跟家辉合作,感觉怎么样?”

这时搭话的是余力威,作为香港人他更关心的是梁佳辉,而且三年前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请梁佳辉主演的。

“我和梁sr没有对手戏,他在云南的戏份也不多。不过我看过几场他和巩丽姐的对手戏,梁sr的表现,我只能说四个字:收放自如!”说到最后他翘着大拇指道。

关于这点他确实没有刻意恭维,虽然梁佳辉在云南只拍了短短几场戏,但他把陈清身上那种懦弱、犹豫,不敢面对现实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哈哈哈,没错,家辉在香港也绝对算得上是这个!”余力威也翘着大拇指笑道。

“哎,我听说你们这次拍戏用的是dv?”他看了看老贾和余力威问道。

从京城到大同,一路上他问了司机不少关于剧组的事情,只是用dv这事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般来说,有些导演用dv拍摄最重要的原因是dv比胶片便宜,比如朱纹当初没钱的时候也曾想过用dv拍。但是dv最大的缺点是技术和美学上的限制,比如比如没办法大量地拍外景,因为在自然光下,影像的质量不是很好等等,而且将来把dv拍出来的镜头转成胶片,还得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目前国内压根就没有这种技术,非得拿到国外去做。

但老贾现在拍电影并不缺钱,哪怕在拍那会出现了严重的超支,但制片方还是愿意追加投资,只是当时这位耿直boy认为是自己违约,必须由自己负责,拒绝了制片方的好意。

如今随着的成功,制片方更是愿意让他可劲地撒欢,怎么可能为了省钱放弃胶片选择dv呢?

余力威看了看老贾,目光幽怨,作为一名摄影师,他当然希望自己拍出来的镜头越美越好。

老贾砸吧了一下嘴,笑了笑道:“其实我用dv拍电影是新的经验,拍摄时压力非常小,拍起来很放松,内心是非常开放的,可以尝试很多形式。?”

说着,他喝了一口啤酒,接着道:“还有年初我用dv拍的时候,我发现用dv拍摄会有一种抽象性。这是我在拍摄过程里需要重新调整的地方,因为刚开始用dv来实验的时候,我以为dv可以非常机动、非常活泼,但实际上在拍摄的时候,我反而发现能拍到一种非常抽象的气质。”

他停顿了一下,想了想,道:“这么说吧,每一个空间都有种抽象的秩序在那里,如果用传统胶片会打破这个秩序,它会使现场气氛升温,人都会变得很激动、很活跃,但dv和人相处时都很安静,我反而能拍到一些非常冷静、非常疏离、几乎是抽象的气质。就象这次我用dv拍,我觉得和这种荒芜、青春的故事也很配合。”

余力威、顾正他们听了神情如常,可能是因为老贾的这番言论他们早就听腻了。但王大伦却听得云里雾里,什么抽象、安静的,他完全听不懂,只知道这货用dv玩出瘾了。

但仔细想想这也是老贾一向的风格,他就是喜欢尝试,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灵感,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拍出、这样优秀的电影。大致有才华的人都是这么任性的。

至于美感的问题,拜托,他的镜头里啥时候有美观了,顶多就是无穷无尽的长镜头,整部电影充满了不是灰就是黑的色调,压根就没有视觉的美感可言。

老贾不象张大导、陈大导,极其的讲究镜头画面的色彩感,以及极其细致的特写和大气磅礴的远景。他很清楚自己电影的风格,所以在这方面他是坚定地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等过了几年,以京味喜剧和贺岁片见长的冯大导,开始膨胀了,也学起了张大导和陈大导的那一套,结果咧,画虎不成反类犬!

晚饭后,受贾导演的邀请,他特地去观摩了一番他们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成果,因为没有剪辑的原因,都是一个一个小片段。

尽管电影很不完整,但给他的感觉却是全新的,较之前面的和,老贾一反惯用的写实手法,风格迷离诡异。

故事的背景从汾阳移到了大同,一个更大些更躁动些的城市。其实大同同样是历史名城,跟平遥一样有很多的古建筑遗物,但是老贾这次并没有象那样把这些收入镜头,而是始终关注着那些废弃的候车大厅、荒芜的工厂、矿区,漆黑的运煤通道,干涸的河床以及居民楼外乏味肮脏的环境等等。

赵韬在里面演一个卖白酒的乡村野模,两位男主演则是两个十岁,稚气未退的孩子,一贯老贾的风格,这俩孩子都不是专业的演员,饰演两个刚出校门,无所事事的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