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一刹那的灵感(2 / 2)

“壳哥,上次听福贵说你前段在拍电影?”

“就一小配角,黄建薪导演的戏,冯巩主演的。这不上次我跟冯老师在中合作过嘛,这次他也帮我跟黄导推荐了一下,演个精神病患者。”壳哥很谦虚道。

王大伦一听就乐了,脱口而出道:“就那个‘我拿猴皮筋弹你家玻璃’的神经病。”

“咦,你看过样片了?”壳哥一听顿时惊讶道。

王大伦这才意识到自己想当然了,这片还没上映呢,连忙含糊道:“没有,就是听人说起的,好象这部电影还挺逗的。”

“这大概是因为冯老师是相声演员的缘故,让人感觉挺逗的。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是一部喜剧电影,而是一部探讨中年人感情生活的家庭。题材挺新颖的,而且拍的也挺不错,估计国庆节的时候上映,我建议你到时去看看。”

“壳哥,你的电影嘛,我一定会支持的。”王大伦说笑道,同时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是糊弄过去了。

张建东、朱子冰等剧组领导还没到,底下的人都在交头接耳的闲聊。他跟壳哥聊了一会儿,无意中回头,嚯!另一边居然坐着一个大帅哥。

咦,这位大帅哥瞧着还有点眼熟。

帅哥见他看过来,很有礼貌地点点头道:“你好,我叫曹伟宇,演郑同。”

他想起来了,原来这位就是先前于强提起过的王雪冰的同学,演男四号的那位。

“哦,你好,我叫王大伦,演安嘉和。”

他也连忙点点头,打了声招呼。接着下意识地找了找王雪冰,发现那货正跟刘园园坐在角落里聊的热火呢。

曹伟宇显然注意到了王大伦的目光,脸上不由露出尴尬之色。也难怪,想想自己,94年毕业,回新疆混了一年,然后北漂。眼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红了,而他呢?这么多年来还在跑龙套。眼看就要三十的人了,这次好不容易拿到一个象样的角色,还是同学帮着极力推荐的,心里确实挺不是滋味的。

王大伦没想到自己偶然的一个举动竟然伤了某人的玻璃心。其实他倒是想跟这位看上去有点眼熟的帅哥聊聊的,一方面是想相互熟悉一下,另一方面也想借此回忆回忆这位仁兄在上辈子记忆中哪部戏里出现过。

结果刚准备想开口,随着一阵脚步声,张建东和朱子冰进来了。收声,开会。

首先王大伦是新来的,跟大家认识一下,然后安排一下第二天开机的流程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拍摄计划。

会议时间不长,不到一个小时。会后去壳哥的房间坐了一会儿,壳哥那里是标准间,跟他同屋的是戏里扮演反一号高兵的一个叫陈果的演员。没错,跟香港的一位著名导演同名,据说为了避免将来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如今他正在琢磨着想给自己改个艺名,当然不会象壳哥那样,叫什么气壳,他想给自己改的名字一定要气派响亮。

闲聊中,王大伦意外地得知这位天生长着一张反派脸的居然还是一位配音演员,给大名鼎鼎的动画片配过音,难怪声音听上去挺耳熟的。而且他还演过其中一个单元的反派,跟自己的女朋友合作过,一下子把双方的距离就拉近了。

三个人都是戏里的主要角色,话题自然而然转到戏里各自扮演的角色上。壳哥和陈果是相继出场的两个人物,他们之间没有交集。但他们跟王大伦都有不少的对手戏。

虽然壳哥饰演的叶斗戏份要重,对手戏也有很多,但王大伦相对还是比较看重和陈果的对手戏。

根据他对安嘉和这个人物理解,尽管安嘉和的第一段婚姻是因为他对张小雅实施家暴引发的一个悲剧,但他觉得自己没有任何愧疚,因为他至始至终认为张小雅背叛了他。而对梅香南,一开始两人相处的很好,但高兵的出现诱发了他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神经。

尤其是两人在病房里的那场戏,高兵自知自己时日无多,利用安嘉和对梅香南的猜忌心理,不断地用话刺激他,甚至不惜以自杀来陷害他,彻底把安嘉和心中的魔鬼激发了出来。

“不对,不对!”

两人就病房里的那场戏临时对了一遍,这场戏大部分都是陈果的台词,因为他要刺激安嘉和,相对王大伦的台词就很少,更多的是他的心理活动。剧本上没有明确的描写,而想要把心理活动表现出来,只能通过眼神、动作或者细微的表情。

陈果的表演很出色,尤其是他的台词功底非常深厚,大段大段的台词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反王大伦对的表现却相当不满意,对完之后更是连连摇头。

他是想融入到安嘉和这个角色中去,但是在听陈果的各种刺激的台词,他心情不起波澜,所表现出来的眼神和细微的表情变化,他都不用别人评价,自己都觉得很勉强,很做作,压根就没有那种从心底迸发的愤怒。

“壳哥,你看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他自己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主要还是时间太紧。以前他拍戏前总会把角色在脑海里过上几遍甚至十几遍,来捕捉其中的不足,第二次再加以修正,反反复复,直到找不出毛病。这样,等到开拍的时候往往就会信手拈来,一气呵成。俗话说:熟能生巧。这种多少有点熟练工的味道。

但这次他只来得及走一遍,还未等他找毛病呢,下午跟姜韦的对话,让他把之前对安嘉和这个人物的设定全部推翻。虽然跟梅亭对的那场戏是成功的,那是因为当时他准确地找到了进入角色的切入点,而现在他却始终找不到这场戏进入角色的切入点。

“嗯……啧!怎么说呢?”

壳哥摸着下巴上稀疏的几个胡须,仰着脑袋,故作高深道:“演员就象一个提线木偶一样,人物在前面,演员躲在人物后面,象操纵提线木偶一样来塑造这个人物……”

“你当上课呢,痛快点!”王大伦不耐烦地打断道。

“呃,你这场戏精神状态更加重要。或许,就那么一刹那的灵感,让你从角色外面走到角色里面。我觉得你现在差的就是这一刹那的灵感。”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