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打造一个华西村?(1 / 2)

晚上7点多,江月在滨河花园公交站下了车。</P>

王伟要赶去安秀雯家里吃晚饭,没时间送江月去西科大了。</P>

“江月,如果等不到公交车,你就去我家住一晚。”王伟招呼道。</P>

“时间还早呢,末班车是9点半。”江月笑着答道。</P>

王伟笑着挥挥手,脚下松开了刹车。</P>

透过后视镜,他看到江月深深的鞠了一躬。</P>

晚上7点半,王伟拎着两盒普洱茶赶到安秀雯家里。</P>

这是两盒存放了12年的古树茶,88块钱一盒。</P>

王伟托财大老师兼朋友刘正宇帮忙买的。</P>

买了两件,一件有12盒,一盒有七饼茶,总共2100多块钱。</P>

刘正宇喜欢喝普洱茶,也懂普洱茶。</P>

王伟给刘正宇带了两瓶茅台,两条硬中烟。</P>

拜托刘正宇继续帮忙寻找存放10年左右的极品古树茶。</P>

只有王伟知道,从2005年到2007年,不到三年时间里。</P>

普洱茶会有一段比同期的A股还要疯狂得多的炒作。</P>

极品古树茶价格会一路疯涨上千倍。</P>

普通的普洱茶也会暴涨几十倍甚至上百倍。</P>

这是茶业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营销和炒作。</P>

普洱茶也由此从小众市场走向了大众消费。</P>

安秀雯炖了一只老母鸡,烧了几头海参,还有两盘下酒的凉菜。</P>

今晚这顿饭只有安秀雯和她父母。</P>

郑小双开学报名,这学期开始上小学三年级了。</P>

读的是绵城第一家私立小学,寄宿制学校,周末才回家。</P>

王伟陪着安老爷子喝了几杯茅台酒。</P>

吃过晚饭,又陪着老爷子在书房喝茶。</P>

王伟亲自动手,沏了一壶带来的普洱茶,介绍道:</P>

“安叔,这是产自滇省勐海县老班章村的古树茶。</P>

“这两盒茶都是存放了12年的熟茶,适合秋冬季节饮用。</P>

“秋冬喝熟普,类似于喝乌龙或者红茶,有不错的养生效果……”</P>

听着王伟讲解普洱茶,安秀雯率先品尝了一杯茶,赞道:</P>

“这种茶挺香的,茶汤也好看,小伟,你还懂茶道呀?”</P>

王伟微笑着解释道:</P>

“我在财大有个老师喜欢喝普洱茶,都是他教我的。”</P>

安秀雯抿嘴笑道:</P>

“爸,那你就听小伟的,换换口味,喝普洱茶吧。”</P>

陈永珍品了一口茶,也笑着赞道:</P>

“老头子,这种老茶口感挺不错的,试试吧。”</P>

安华全品了一杯茶,感觉挺不错,便问道:</P>

“小伟,这种茶贵不贵?”</P>

王伟笑着答道:</P>

“不贵,挺便宜的,这样一饼茶才十几块钱。</P>

“您老每天喝两次,一个月也喝不完一饼茶。”</P>

安华全笑着点点头,也放心了。</P>

普洱茶确实够便宜,好一点的龙井要卖上千块一斤。</P>

聊了一阵茶叶,安华全又道:</P>

“小伟,龙湾镇那个女大学生跳江的事,秀雯都跟我讲了。</P>

“这件事你们处理得不错,安顿好了这一对挺优秀的姐弟。</P>

“这一家人就在你明年要联系驻村的丰联村。</P>

“现在农村这样的困难家庭并不少见。</P>

“你做了驻村干部之后,怎么面对和帮扶这样的贫困家庭?”</P>

王伟给老爷子递根烟,想了想道:</P>

“安叔,站在我个人的角度,只能就事论事,尽力而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