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6)归降(2 / 2)

天下第一小乞丐 近午天 1086 字 10个月前

现在洱海中也不安全了。但是能逃到哪里去?</P>

阁罗凤叹口气,喃喃道:“投降吧...否则连命都没了...”</P>

大船在阁罗凤的命令下缓缓划向太和城。</P>

到了岸边,阁罗凤下了船,在随从官员的簇拥下从太和城的东门进了城。</P>

第二日一早,段俭德就带领数名官员来和吴关接洽投降事宜,吴关把先前的要求又重复了一遍,段俭德几乎全部都答应了。</P>

又过了两日,龙尾关城门洞开,守城兵将放下了武器,在城门口列队欢迎唐军进城。</P>

阁罗凤身上象征性地绑了两道绳索,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吴关。</P>

吴关带领一千名官兵和全部保安队员进城。</P>

见阁罗凤身上绑了绳索,躬身欢迎唐军,吴关连忙下马给阁罗凤解开绳索。</P>

城门中鼓乐奏响,大唐官兵昂首挺胸进入了南诏都城。</P>

在太和城的王宫中,吴关宣布将南诏国改名为“大唐南诏自治郡”,按照大唐税法缴税。</P>

此外监督阁罗凤禅让王位给了孙子异牟寻。阁罗凤的儿子早逝,并且只有一个儿子,所以只能禅位给孙子。</P>

然后在太和城中指定了一处地方作为大唐驻军所在地。提拔百夫长夏朗为千夫长,担任驻军首领。</P>

吴关知道这种松散的控制不足以保证南诏永不叛唐,必须要有紧密的经济纽带将南诏融入大唐。</P>

为此吴关宣布建立大唐和南诏之间的商路,将大唐的布匹、粮食、各种日常用品输入南诏。</P>

南诏地处西南边陲,实际上是比较穷苦的,估计拿不出这么多钱购买这些商品。吴关建议他们勘探铜矿,冶炼粗铜,然后用铜来交换商品。</P>

吴关还承诺了派出勘探人员帮助他们勘探铜矿。</P>

吴关的这项措施倒是出乎阁罗凤和南诏贵族们的意料。如果真的能开挖出铜矿来,南诏必然会逐渐富足。</P>

等一切安排完毕,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吴关带领大军,押了阁罗凤启程返回长安。</P>

为了阁罗凤生活方便,允许他带了十名仆人和二十个妻妾。</P>

吴关在南诏一战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杀伤,胜利后也没有对南诏进行抢掠和屠杀,可以说对平民百姓秋毫无犯,因此在南诏百姓中口碑很好。</P>

一些南诏百姓感念吴关的恩情,为他竖了一块“大德”石碑。此是后话。</P>

此时距离吴关从大唐出发时已是四五个月的时间,天气早已转凉,进入深秋。</P>

长安和南诏之间有数千里之遥,加上道路崎岖难行,大军每日只能行走五十里地。如此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的路途。</P>

这日夜晚,吴关接收电报信息。电报内容只有短短十几个字,却将吴关震惊得几乎跳了起来。</P>

“传闻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P>

吴关猜得出这是绿芹溪仔细斟酌后给他发来的消息。估计是还没得到准确消息。</P>

吴关连夜安排,将所有不必要的辎重留给沿途州府,全体官兵急行军,全速赶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