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看着丈夫,心里是越看越满意,长相出众,身手还这么好,谁再说她是克星、命苦,她非得跟这人急不可!</P>
“玉兰,吃过朝食,我和大郎去收糙米了。”</P>
“当家的,你去雇两个人干吧,早干完,咱们好干别的!”</P>
“行,吃完饭,我就去找人。”因为糙米产量低,所以按他的意思,是自己干,但妻子都这么说了,还是找两个人吧。收完糙米,他还想给地瓜锄草。</P>
“娘,我和爹加把劲,一天也能干完。”</P>
“大郎,娘晓得你能干,不怕吃苦,可咱不能把精力浪费在那几亩地上,还不如花点钱,让村里人干呢。”</P>
“娘说的有道理。”</P>
吃过朝食,陆明成和陆东拿着工具就出去找人干活了。</P>
崔大牛和父亲崔富贵各赶着一辆牛车进了陆家村。</P>
这个季节,男人们大都出去找活干了,女人们端着衣裳去河里浆洗,再不去地里锄草,而孩子们则三三两两结伴去打猪草和拾柴火,再小点的孩子就在家门口玩耍。</P>
整个村子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P>
“吁——”牛车停在了陆庄氏家门口。</P>
“哞”老牛叫了一声。</P>
陆庄氏听到牛的叫声,从屋里出来,看是崔大牛和一个年长的老者过来了。</P>
老者大概六十多岁的样子,花白的头发,脸上布满沟壑,衣裳带着补丁,却浆洗得十分的干净。</P>
“崔兄弟过来了。”</P>
“陆大嫂,这是我父亲。”</P>
“爹,这就是陆大嫂。”</P>
“陆夫人,谢谢你对我家的照顾!”</P>
“崔大爷,咱们一个农家人,不兴叫夫人,你老叫我玉兰就好!”</P>
“那这么的吧,小老儿托大,叫你侄媳妇吧。”</P>
“崔大爷,你老随意。”</P>
“崔兄弟,你和崔大爷吃朝食了吗?”</P>
“吃过了。”</P>
“既然吃过了,那把车赶进来,咱们把鸭蛋过一下数。”</P>
“好的!”</P>
崔大牛和父亲把牛车赶进了院子,他从车上拿下一个篮子,递给陆庄氏。</P>
“陆大嫂,这是我娘给你带的小鱼干,用油煎了,酥脆酥脆的,配粥吃,挺香的。”</P>
“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替我谢谢你娘。”</P>
“你不嫌弃就好!”崔大牛很喜欢陆庄氏的性子,为人敞亮,大方,还没架子。</P>
陆庄氏和李小云带着三个孩子,查了一个半时辰,才把一万八千枚鸭蛋数完。</P>
“崔大爷,崔兄弟,你俩净一下手,喝杯茶,我让儿媳妇做点吃食,一会等当家的回来,陪你们父子俩喝一盅。”</P>
“侄媳妇,你千万别忙活了,我们还不饿。早点赶回去,还有一大堆活,等着我们爷俩呢!”</P>
“既然这样,你俩先喝杯茶,我去取银子。”</P>
陆庄氏回到屋里从空间里拿出二十四两银子,又拿了两包糕点……</P>
“小家伙,你几岁了?叫啥名字?”</P>
“崔爷爷,我叫陆晨,今年五岁了;这是我大侄女陆珍珍,和我同岁。”</P>
“你俩会数这么多数,是谁教的啊?”</P>
“我娘教的。”</P>
“你娘可真厉害!”</P>
“那是!”一说起自己的母亲,陆晨双眼亮晶晶的,散发着骄傲的光芒。</P>
陆庄氏从屋里出来:“崔大爷,崔兄弟,这是二十四两银子,你们收好。”</P>
崔富贵一看是两个十两一锭的和四个一两一锭的银元宝,接过来说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大一锭的银元宝呢!”</P>
“崔大爷,咱们现在能见着十两一锭的,以后就能见到五十两、一百两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