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送地瓜(2 / 2)

重生之一路繁华 云似墨 1329 字 10个月前

刘杨氏是未时末到的。坐了一天的牛车和马车,把她累得腰酸背痛,连跟自己姑娘说她婆家的事,都没力气了。睡了一觉,身子才缓过来。</P>

“岳母,坐了一天的马车,累着了吧?”陆西关心地问道。</P>

“唉,人老了,不中用了,睡了一觉,才歇过来!”</P>

“姑,你来有啥事吗?”杨盼盼问道。</P>

“没啥事。就是很长一段日子没见着你们,有点想了,反正家里也没啥事,就过来看看。”</P>

“娘,你多吃点。”刘芳不停地往母亲的碗里夹菜,碗里的菜都冒了尖,实在装不下了,她又拿碗给自己老娘盛了一大碗鸡汤。</P>

“还是我闺女孝顺,娘没白疼你!”刘杨氏满意地夸道。</P>

“姑,妹妹本来就孝顺!”杨盼盼说道。</P>

“是是是,姑可没说啥,你就护着她吧!”</P>

杨盼盼和刘芳从小一起长大,除去表姐妹的关系,现在又成了妯娌,关系自然而然就更亲近了。</P>

两人从小感情就亲厚,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P>

陆西和刘芳的亲事,也是她一力促成的,就是希望两人嫁进同一个家庭,能互相照应一下。</P>

刘芳做了六道菜,鸡、鱼、肉自然不会少。在她的心里,娘家人的位置,可能有时比陆西还重要。</P>

“姑,今年地里收成咋样?”杨盼盼关心地问道。</P>

“还行!”</P>

“我姑父咋没跟你一起来待几天?”杨盼盼又问道。</P>

“他在家领着你两个表哥去镇上打零工了。”</P>

“姑爷,你爹娘家的庄稼今年收成如何?”刘杨氏貌似不经意地问道。</P>

“岳母,小婿都很久没回去了,还真不清楚今年家里的收成好不好。”</P>

“对了,我听嫁进你们村老程家的那个丫头,回来说了你家里的事。”</P>

“娘,我婆家能有啥事啊?是不是我婆母又病了?”刘芳虚情假义地问道。</P>

“没有,没有,你可别乱猜!”</P>

“姑姑,那啥事啊?”杨盼盼好奇地问道。</P>

“听老程家那个丫头说,你们婆家最近花了一百七十多两银子,买了二十亩良田!”</P>

“不会吧?姑,啥时候的事?”杨盼盼有点不相信,就那个家上哪儿能拿出这么一大笔巨款,除非公婆把家里的那几只小畜牲卖掉。对了,难道是做买卖赚的?</P>

“具体啥时候,那丫头倒是没说,她只说是最近的事。”</P>

“娘,小玲都跟你说啥了?”刘芳急切地问道。</P>

“那丫头说,”刘杨氏详细地把程小玲说的事学了一遍。</P>

刘芳大脑有点不够用,她问道:“三郎,我嫁进你们家也差不多有一年了,咋从来没听说过婆婆会解蛇毒呢?”</P>

陆西也被刘杨氏说的消息,砸得脑袋有点懵圈儿,转不过个了,“你问我,我问谁啊?”</P>

陆西心里也是直画魂儿,从小到大,他也没听说自己母亲会医术啊?说的是他娘吗?难道是娘病好了,记起她学过医术?</P>

“芳芳,我觉得娘自从病好了,她说自己记起来很多以前的事情,看来是真的。”</P>

“三弟说的是!外公就娘一个女儿,一定是没少教她本领。”陆南认同道。</P>

刘芳和杨盼盼心里不是滋味,但也没表现出来。她俩可不想在自己丈夫的心中落下个尖酸刻薄不好的形象。</P>

两人此时只有一个想法,亏!真亏!亏大发了!</P>

杨盼盼和刘芳心里在滴血,可世上也没有后悔药,只好等中元节回去,先探探婆婆的意思再说吧。</P>

刘杨氏看了一下两兄弟的反应,也就没再说啥。</P>

大家各怀心思,食不知味地吃着饭,桌子上鸦雀无声,好像被按了暂停键似的。</P>

吃过暮食,杨盼盼和刘芳收拾碗筷……</P>

刘杨氏看着陆美美说道:“美美,上姑婆这儿来。让姑婆看看,咱们美美长没长胖。”</P>

“姑婆,美美长胖了。我困了,回屋睡觉了。”说着,迈着小短腿就往屋里跑去……</P>

“美美,别摔着了!”</P>

“爹爹,不会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