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陆庄氏和丈夫一起起床,怕起晚了,赶不上牛车。</P>
陆庄氏和丈夫还有陆东一起吃过朝食,她收拾利索就去村口坐牛车了。</P>
村口已经来了四男一女。四位男人应该是去镇上打零工的;还有一位是狗蛋的奶奶——张招弟。</P>
她的脚边放着一个篮子,在它上面还盖着一块粗布。</P>
张招弟看见陆庄氏走了过来,她热情地招呼道:“玉兰,你也去镇上啊?”</P>
“嗯。嫂子,你这是去集上卖鸡蛋啊?”</P>
“嗯。卖了好贴补家用。”</P>
“嫂子,我听狗蛋说他太姥姥生病了。大娘她老人家没事吧?”</P>
“没事了。人上了年纪,身子越来越弱了。这不,一没注意着了点凉就病了。我过去照顾了几天,我娘好了,我就回来了。”</P>
“那可太好了!你可得告诉大娘,天凉赶紧加衣裳。”</P>
“我就是这么跟我娘说的。”</P>
“对了,玉兰,我昨天刚从娘家回来,才听说你把你家二郎和三郎都分出去了。你没事吧?”</P>
“嫂子,没啥事。”陆庄氏又把那套说辞搬了出来。</P>
“玉兰,还是你能想得开,这么做就对了。</P>
年纪轻轻的,俩口子一年见不着几回面,别憋出啥毛病来!咱们都是从年轻时过来的,个中滋味估计你懂的?”张招弟挤眉弄眼地笑着说道。</P>
陆庄氏老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道:“嫂子,快别说了,让人听见多难为情。”</P>
张招弟一看她那小样,禁不住哈哈大笑:“好好好,我不说了,行了吧!”</P>
两人正高兴地唠着家常,陆明胜和陆曹氏俩口子走了过来。</P>
陆庄氏笑着打招呼:“大堂哥,大堂嫂,你们这是去镇上啊?”</P>
“嗯。玉兰,你这是……”</P>
“大堂嫂,我去医馆。”</P>
“咋了,又不舒服了?”</P>
“没有,就是去号号脉。”</P>
“刘大嫂,你这是去卖鸡蛋啊?”陆曹氏笑着问道。</P>
“嗯,去卖了好贴补家用……”</P>
几人正闲唠着,老刘头赶着牛车过来了。</P>
他招呼大家上车坐好,便驾着牛车往镇上出发了……</P>
牛车进了黄龙镇,老刘头把牛车停在了集市入口处的一棵老槐树下。</P>
他告诉大家,牛车午时初准时从镇上往回返,要回村的别误了时辰。</P>
集市上早已人声鼎沸,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小商贩的叫卖声与顾客的讨价声不绝于耳,真是热闹极了。</P>
一行人分开,陆庄氏便去了镇上唯一的一个药铺。</P>
药铺已经打开大门开始营业。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个时候的人做起事来真是兢兢业业!</P>
陆庄氏刚走进药铺,就有一个陌生的小药童走过来问道:“大婶是看病还是抓药?”</P>
“看病!”陆庄氏心里纳闷,咋换人了呢?</P>
“大婶,请随我来。”</P>
陆庄氏跟着小药童来到桌子前,一个六十岁左右精神矍铄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抬头问道,“哪儿不舒服?”</P>
“小时候头部受过伤。以前经常头疼,但这一段日子不痛了,就过来让郎中看看是不是好点了。”陆庄氏说着把胳膊放在了桌子上。</P>
老郎中认真地把着脉,一会儿皱皱眉,一会儿摇摇头……</P>
陆庄氏看老郎中的神情,她心里发慌,难道是又严重了?她不会真的这么倒霉吧?那她重生回来还有啥意义啊?一定不会是这样的……</P>
陆庄氏的心里正在天人交战,老郎中这时开口了。</P>
“你这妇人,也没啥毛病啊,是不是以前误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