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就已经有些容不下两亿的大学生,让读了几年大学的毕业生进厂打螺丝,扫地,有何意义。</P>
而若是几十年前,大学生那都是稀有物,代表着知识,代表着好工作。</P>
话说回来。</P>
单纯的稀有是没有用的。</P>
现在那一张纸,随便乱涂乱画,那么这一张图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P>
它有价值吗?没有。卖不出去钱。</P>
但如果这不是乱涂乱画的呢?而是真正的画作。</P>
有受众。</P>
有愿意欣赏画作的人。</P>
那么这一幅画就值钱了。</P>
这就是精神文化层面赋予的价值。</P>
而第二种价值是什么?当然是物理技术层面赋予的价值了。</P>
而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物理技术,都是价值。</P>
只有“稀有”+“价值”,才能够真正的让大学生重新变得欢迎。</P>
举个例子,网文作者很多吗?</P>
当然了。</P>
以地球华夏为例子,有2000万人。</P>
那么,网文的受众是多少呢?是5亿。</P>
月入过万的网文作者呢?全网,都只有几万个。</P>
到了这里,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稀少了。</P>
一个全国范围内都只有几万个的这种数量,而价值更是已经体现,月入过万了。</P>
在这种情况下,这是“社会所需要的”。</P>
可能,会有人不会那么觉得。</P>
不就是一种兼职吗?怎么重要了?这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兼职吗?</P>
而读者们也有大把的书可以看,根本就不需要某个“独特”的作者。</P>
但实际上,第一种想法没有错误,只是不完整。</P>
的确,是谁都可以做的兼职。然而,抛开未签约、签约成功但是没有稿费、拿到了稿费但是月收入在一万以下的作者。</P>
剩下的作者占据多少呢?</P>
答案是恐怖的0.1%。</P>
越是低门槛的职业,它就会形成一种恐怖的钉子型生态。</P>
一般来说,把上中下三层,称为金字塔。</P>
那什么叫做钉子呢?</P>
想象一下。</P>
底层的数量太多了,已经是中高层的无数倍,根本就已经失衡了。</P>
所以高层的网文作者的确是极其稀有且重要的。</P>
在这种情况下,底层作者是泛滥的,而中高层作者会是稀有的而重要的,他们提供了主要的书库。</P>
而第二个想法其实也错误了。</P>
读者们可以看的书多吗?</P>
绝非如此。</P>
当然,论本数的话是很多的,现在网文里的书已经多到了要用千万来计算。</P>
一天看一本,看到死都看不完。</P>
而随便打开一个小说网站,里面的书也是琳琅满目,仿佛选择很多。</P>
然而。</P>
事实是残酷的。</P>
【读者极度缺书】。</P>
一定要记住一点,在微观层次上,对于一个个体的读者来说。</P>
不符合该名读者胃口的书,哪怕它成绩很好也不会被这名读者所看——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P>
闺蜜这一本书,取得了许多成绩,非常恐怖,网文第一,甚至名扬海外。</P>
但如果是不喜欢西幻的读者去看根本就看不下去的。</P>
那么,这一本非常出色的网文其实是不进入这名读者的视野的。</P>
读者的口味会水涨船高。</P>
经历最初的萌新小白阶段,在这时候看什么书都很好看。</P>
后来成为了老书虫后,情况就必然趋近于“书荒”。</P>
虽然市面上,网站推出了一本接着一本的头部好书,但就是不合个人口味。</P>
不合个人口味就没有丝毫的意义。</P>
所以,读者终将进入到“极度缺书”的状态,只有时间长短的问题。</P>
这时候读者会被迫的向下兼容,去看那些自己不是很喜欢,但感觉还可以看下去的书。</P>
读者实际上从来都是不满足的。</P>
而实际上,网文现在的书再怎么多,再怎么发展——在高质量网文这一块从来都是无法满足庞大的读者需求的。</P>
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需求行业。</P>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漫画、电影、番剧等。</P>
当人在欣赏了一部各方面都很好的作品,随后很想再找一部,却难以再找到了。</P>
读者、观众,都将走向同一个结局:消磨时光,图一乐。</P>
他们会不断的追求猎奇,追求那些非同质化的作品,追求更加有独特风格的作者。</P>
这也是为什么网文作者现在得拿着笔记对时下的热梗进行记录,搜集美图放在小说里,引用名人名词,在小说里写一些射正、映射的东西,亦或者擦边。</P>
无非就是追求稀有价值。</P>
他们在用文字告诉读者:看,这市场上的书虽然多,但像是我这样写的,只有我这一家。</P>
只有这样才会拥有黏性。</P>
独特性是多方面的。</P>
可以是绝好的文笔,也可以是一些精彩的剧情,亦或者是令人拍手叫好的人设,亦或者是复杂的布局智斗。</P>
或者干脆就是拉长字数到五百万字,告诉读者,这样的书,有且只有一本能写到五百万字。</P>
…………</P>
“稀缺性……”</P>
“价值……”</P>
罗林思索着。</P>
试图寻找出一个大学生贬值的破局之法。</P>
到底如何将“大学托青年所”转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学”。</P>
“学历贬值……难以找到工作……”</P>
“工作?”</P>
忽然间。</P>
罗林的脑海里灵光一闪。</P>
他随即伸手,找来了小李子。</P>
“传朕……建议,注意,是建议,送去大内阁。”</P>
“建立第二套教育体系进行试点。”</P>
“注意是试点,不是替代原本的教育体系,仅仅作出一次尝试。”</P>
“统计全世界的职业。”</P>
“以职业代替专业。”</P>
“也就是进一步发展职业导向的教育体系。”</P>
“让一名学生,自小到大,集中一点,登峰造极。”</P>
小李子点头。</P>
他的内心一阵震撼。</P>
这是要大改教育体系?</P>
小李子不敢耽搁,立即将消息送到大内阁!</P>
大内阁的宰相一听,顿时面面相觑。</P>
啊这!</P>
这是……要强化专业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