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一个字,拓,罗轼的思考(1 / 2)

大乾帝国。</P>

此时。</P>

大乾的人还丝毫不清楚,皇帝已经从太阳帝国跑去了埃及。</P>

然后爆杀魔族。</P>

甚至得到了埃及女皇的青睐。</P>

此时的大内阁已经在着手准备秋收的相关事宜。</P>

倒也是熟能生巧,并不会生出什么事端来。</P>

而随着秋天的到来。</P>

感悲伤秋的家伙就多了起来。</P>

有宰相感慨:“说来这一年还是颇为平和的。”</P>

“是啊。没有什么战争,这正是我等文人所追求的安宁的社会呀。”另外一个宰相说道。</P>

而在大内阁的日常讨论中。</P>

罗轼眼神平静。</P>

虽然他打算在大乾推出一系列堪称优秀改革的行动,但完事急不得。</P>

先等上那么一等。</P>

等到明年和杨家的杨元华联姻后,杨家就已经确定成为他的靠山之一。</P>

之后再着手对欧阳家动手。</P>

欧阳家实力不咋地,但唯独钱很多。</P>

现在,罗轼都在思考,当初父皇赠予欧阳家暴利产业,后来又收回,这是不是在给他留钱袋子?</P>

欧阳家现在就像是个不倒翁。</P>

推一下,就摇摇晃晃的,掉出许多的钱来。</P>

而在罗轼的打算里。</P>

获得了足够的启动资金,也算是杀鸡儆猴,确定自己的权威地位后。</P>

才是他展开一系列改革的最佳时机。</P>

在此之前。</P>

都显得太急。</P>

欲速则不达。</P>

这个道理,罗轼还是懂的。</P>

而如今也是到了一年的末尾了。</P>

虽然大内阁之后会出细致的报告,但罗轼自己也会进行总结。</P>

也只有没有足够思考能力的家伙才会什么都以他人的资料为准。</P>

他人的资料,从来都只是起到一个参考作用。</P>

所以,哪怕大内阁报告没有出来,罗轼也需要自己对整个大乾有一个了解。</P>

今年是他监国的第一年。</P>

父皇罗林这一整年基本上就没有在大乾里呆。</P>

到处跑。</P>

而罗轼则是实质上的拥有了皇帝的权力……</P>

或许可以称为副皇帝?</P>

总之。</P>

罗轼今年一整年,前所未有的高参与了政事。</P>

大乾之事,事无巨细,全部了然于胸。</P>

罗轼能够很明显的感到大方向的变化,落在了一个字上面。</P>

那就是“拓”。</P>

开拓。</P>

边荒地区要拓。</P>

诸多产业要拓。</P>

大把大把的东西要拓。</P>

眼光不能够就限死在了沿海圈了。</P>

江南地区经济缓慢增长,但那算坏事吗?那些资金除了流向海外的之外,大部分还是流到了周围的地区,带动了经济的发展。</P>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P>

这江南发展遇到了瓶颈,倒也不算是完全的坏事。</P>

最重要的是,边荒地区自从大乾收入到手后,总算是开始了有气势的发展。</P>

现在大乾就像是一条神龙,盘踞在大陆上。</P>

但是边荒地区就像是神龙身上的肥肉,虚得很。</P>

江南一带何其繁荣,几个重镇加起来就是几十万人口。</P>

而整个西域加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多人。整个边荒地区加起来是三百多万的人口。</P>

边荒地区提供的税收不如江南的几个镇。</P>

此时,正是需要慢慢耕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