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建设一座城池需要一个月,而毁灭它,无需一日。”</P>
老者点头:“孔圣此言有理。”</P>
“但这第二问,便是:按照你儒家之理念,要培养出兼具德才的人。在陛下之眼中,无德有才者,有德有才者,哪一类,更加利于国家?”</P>
这一问,问出来后。</P>
那孔子追随者们顿时不屑,这还需要想吗?</P>
那必然是有德有才者啊。</P>
孔子此时,却并未给出回答:“二者之才,都相等?”</P>
“相等!”老者道。</P>
“……”孔子陷入长足沉默。</P>
这下子,反倒是让孔子的追随者们傻眼。</P>
此前,被孔子所折服的燕地七子之一,画师白泽此时也成了孔子门徒。</P>
他也是目前这千人里最顶级的一批人才。</P>
“孔师,这个问题难道不简单吗?理所应当的,该是有才有德者,更为有用啊。”</P>
这一类人,兼具品德和才华,是儒家所追逐的“修身”终极形态。</P>
而另外一类人,是没有品德而有才华的人。</P>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P>
然而,孔子却是缓慢而沉重的摇了摇头:“非也,非也……”</P>
他缓缓对老者行礼:“是无德有才者,更有价值,更加的有利于国家。”</P>
此言一出。</P>
那上千孔子门生,顿时愕然,面露不敢置信。</P>
怎么可能?</P>
老者面色平静,又问:“这是为何?”</P>
这也问出了这千人的内心想法。</P>
是啊,为什么啊?</P>
“因为,有德者,做不出违背道德仁义的事情。他们被道德规矩所束缚,比如不杀小孩,比如无法想出足够阴险的阴谋。”</P>
“看上去,二者才华相同。但实际上,没有道德的人,做出来的布局能够更胜一筹。其真正运用在实际上的效果,是要更胜于有德有才者的。”</P>
“而根据前置条件,当今陛下……换而言之,是以陛下为有极高才华的前提才进行的假设。”</P>
“故而,皇帝,可利用群臣也。”</P>
“若是没有才华的君主,那就会反过来被群臣所利用。”</P>
“在这种情况下,无德有才者,实际上,更加适合做皇帝手上的刃。”</P>
“无德,便是有瑕疵。比如说,贪恋金钱,又比如说,喜爱美女。”</P>
“那么,皇帝便可以用金钱去诱惑,遥控身旁依靠皇权的宦官东厂、锦衣卫,来给权臣送钱。”</P>
“送钱之后,把柄在手,只要京都内有兵在皇帝的手上,那这臣子的身家性命,便在皇帝手中。”</P>
“皇帝可用此刃,斩所有一切,清扫障碍。”</P>
“也就是,臣子之间的相互争斗。”</P>
“若是皇帝一方的臣子赢了,那自然最好,皇帝便可集权在手,且,因为前提条件是皇帝有极高才华,故而,靠着这份极权来实施的政令,必,对国家起到促进作用。”</P>
“而若是皇帝一方的臣子输了,那这个臣子,便会受皇帝惩罚,在君臣一心的情况下,这臣子能被重罚吗?”</P>
“显然不能。”</P>
“哪怕被逼无奈,斩了这臣子,皇帝只需再寻其余臣子作为刀,便可。”</P>
“而若是有德之人,是做不出构陷其余清流臣子这样的事情的。”</P>
“此乃朝堂之争的方面。”</P>
“再看,地方治理上,这二者,又为何是无德有才者更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