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林很快就被告知了这个消息。</P>
他皱起眉头,又仔细查看了一下。</P>
“密折制?不,盒子的话,应该是铜匦制。”</P>
“等等,铜匦制?之前怎么没想到!”</P>
提到铜匦制,几乎一下子就会想到武则天,然后就是想到这个制度连带产生出来的酷吏。</P>
但罗林是知道的,这个制度堪称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一大妙笔。</P>
这个制度的原理,就在于控告,下层向上层沟通。</P>
最初,早在汉朝就出现了。</P>
但那时候只是在地方试用,允许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控告。</P>
后来,在南北朝时期再次出现,那时很乱,也不是大一统王朝,但的确是一次制度进步,类似的制度在朝堂中使用。</P>
这种彼此举报,分化臣权,集中皇权的制度第一次在大一统王朝里大放异彩是什么时候呢?是在武则天的手中。</P>
武则天确定铜匦制,鼓励官员彼此举报,然后她根据举报内容进行调查,将贪官奸臣杀了个人头滚滚,这让当时吏治十分清明,百官不敢耍小心思,生怕被举报。</P>
但铜匦制并非完美,其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恶劣后果,那就是酷吏,比如说屈打成招,各种酷刑。</P>
类似的制度在明朝再次出现。</P>
但又一次大放异彩,是什么时候呢?是清朝。</P>
这时候,就是密折制了。</P>
历史教科书上,说清朝的皇权集中是历代最好的,最经典的制度就是军机处。</P>
但实际上,其余的清朝制度也已经十分完美,比如说这个密折制。</P>
这种强化皇权的原理是没有错误的,是制度不够完美或者执行出错才会产生酷吏,实际上,武则天后续亲手将酷吏现象灭了个干净。</P>
很多人对于铜匦制的印象很不好,就是因为它产生了很多酷吏,但实际上,铜匦制作为密折制的前身,有缺陷很正常,哪怕是有缺陷,在当时,这个制度也给了武则天极大的帮助,属于先进制度。</P>
铜匦制度是抑制官员结党、高度集中皇权的可怕制度。</P>
可以说只有帝王学玩到王者级别的皇帝,才想得出并且实际运用出来。</P>
值得一提的是,铜匦制只是针对官员的,实际上,武则天时期,铜匦制只是“匦检制”的一部分。</P>
匦检制是还包括了百姓能够自己举荐自己入朝为官,或者是有冤情伸冤,等等其余功能。</P>
总的来说。</P>
铜匦制度所针对的是官员,鼓励举报。</P>
甚至,现代社会也在沿用类似的制度。比如反腐倡廉中的检举揭发。</P>
但因为现代不是封建王朝,因此可以将密折制视为该类型制度在历史上的完全体形态。</P>
而匦检制属于是中间体。</P>
于是。</P>
可以把时间线总结为——原理初次显现、在地方实施是在汉朝,形成制度并在朝廷实施是在南朝,第一次大放异彩是在武周朝,形成完全体制度是在清朝。</P>
该类型的制度在现代依然沿用,为的就是防止官员结党贪腐,鼓励官员举报,但核心目的发生改变,变成了只维护吏治清明。</P>
在封建王朝里,这种制度更多的是为了皇权集中,维护吏治清明是次要目的。</P>
…………</P>
“那这就奇怪了。”</P>
罗林皱眉。</P>
“为什么朕的臣子……这个杨弘,杨家人,怎么帮着朕对付世家门阀?”</P>
名为杨弘的家伙引起了罗林的注意。</P>
这家伙……好怪喔。</P>
算了,这些世家门阀一个比一个聪明,但,是选择对付,还是选择不对付,那都是罗林决定的。</P>
去年为了镇压漕运叛乱,他能把江南八大家杀个干净。</P>
此后,世家门阀不敢再如此明目张胆。</P>
现在罗林要做的选择是,是否采取杨弘的谏言。</P>
“啊……杨弘?杨肃?他们是一家人吗……不愧是世家,培养人才的能力真是一流的。”</P>
那可不一流吗,基本上开国的皇帝都是世家所培养,除了某个拿着逆天模板的朱元璋以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