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八幕:胆小鬼(1 / 2)

炎夏风徐悬河汉,落寞烟尘赏银鳞;</P>

不愿红尘多见泪,敢笑孔丘楚狂人。</P>

霜秋夜冷微月暗,鸡犬声微晓风残;</P>

黄犊恋槽牛哞颤,柴扉薄烟正置炊。</P>

流人者,可以指的是流亡在外的人。《后汉书·贾逵传》:“后累迁为鲁相,以德教化,百姓称之,流人归者八九千户。”也可以是指有罪被流放的人。《庄子·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陆德明释文弓司马彪曰:“流人,有罪见流徙者也。”而所谓的“流人籍”就是罪犯的名册、名籍。</P>

禹州,当地州府的某个小官家里。“大人(父亲)!”一个年纪轻轻的后生急匆匆地从前堂跑进来,手里举着不知是谁的名刺(类似自荐信),嘴里一边喊着:“大人!大人在哪?大人!门口有人持名刺求见!”“喊什么?着了瘟了?这般急躁?”</P>

这位父亲披着一身旧衫袍,慌慌张张地蹿出来,腰围十丈,一脸的虬髯,真真是声如龙钟,势如泰山;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个节骨眼上还能装出一副爷爷做派。</P>

一看父亲这样的就跑出来,这当儿子的立马慌忙用袖子遮住脸,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草率了——这个时候来的真不是时候。“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听、非礼勿言……”</P>

儿子还在心里默念着,他的录事父亲一把夺过了自己家小郎递来的名刺拜帖。打开一看,这位大人的脸色可就不好看了,连连催促自己儿子道:“走!快去!你快去!去见凌长史!把这件事告诉他!”父亲忙忙拎起衣摆,小郎也赶忙上前去扶父亲下台阶:“直接去见刺史韩伯伯不行吗?”这位录事父亲立马对他的乖儿子投来两束利剑般的怒瞪:“混账东西!”这小郎立马低下头去,不敢再说话,只是恭恭敬敬地一边扶着才走了两步就已经气喘吁吁的父亲往前堂走去,嘴里一边朝后边跟着的家奴喊着:“来个人!给我父亲拿衣服来!都不长眼睛的吗?眼里没个活儿!”这一看家里的小郎君(小主人)都发话了,老头子屁股后面跟着的一群人“唰”的一下散的干净。</P>

这位宽衣大带的录事父亲一低头,自己只是披了一件家常便袍就出来了,外面来的人事关重大,可不能在人家面前丢了自家的面子,心里可是越急越气,张口便是三连骂:“獠奴!獠奴!獠奴!”</P>

这老爷子右边脸上有一条从太阳穴到下巴的疤痕,说起话来脸一颤一颤的,这道伤口也跟着抖,看起来非常瘆人。再加上老爷子当年在当年杀人无数,也算是县中一霸,眼神凶恶,看起来就是个硬茬子。</P>

他顺势一把荡开自家小郎的搀扶,又是张口便喷:“混账!老子还没有死呢!”尴尬的是,这两句喊太用力了,偏偏自己这两天“元气大伤”,操劳“那个”过甚,刚才这一句喊差点让他一口气没倒过来晕去。</P>

这儿子一看自己老子都这样了,一个箭步飞过去捞住父亲的后背,给他扶稳。来的是什么人呢?能让身为州县录事,相貌堂堂的父子俩如此紧张?原来是州里来了个外乡人。</P>

来人一身骖绿色碎花天竺纹圆领袍服,软角幞头,一双紧凑黄金锦绣文山甲臂鞲,一条金色锦纹躞蹀带松系胯上,见这位录事出门亲迎,便叉手行礼,但见此人行事潇洒,仪表堂堂,有天上谪仙人风彩。</P>

这个“风姿绰约”的外乡人就是穆家总管黄伟。</P>

他今天来这里,就是为了找这位小小的禹州录事孟珏“谈生意”。</P>

禹州录事孟珏,明面上只是一个州府上小的不能再小的刀笔小吏,暗地里却是禹州最大的流人团——血仇门的八大堂之一“滴血堂”的堂主。既然是来谈生意的,那就都得经过他孟珏。</P>

所谓的“谈生意”说白了就是找他们血仇门帮忙办事。找血仇门帮忙,那自然是用江湖手段,那既然是动用江湖手段,也就是意味着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腌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