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糜竺来访(1 / 2)

话说赵尘的书信快马加鞭,到了夜晚便送到了史阿手中。</P>

当天夜里,步练师兴奋地睡不着觉。</P>

婉氏开玩笑说:“厚德就一直在那里,又不会跑了,看把你急的。”</P>

步练师调皮地绕道母亲身后,笑道:“明日一早顺水南下的话,傍晚就能见到厚德了,母亲难道不期待吗?”</P>

婉氏笑而不语。</P>

步练师在婉氏耳边轻声说道:“小师可看见母亲多日独坐窗台,望着厚德的房间发呆哦!”</P>

婉氏一听,脸刷一下从脖子红到了额头。</P>

“小师别胡说。”</P>

“我才没有胡说呢,我也是一样的。”</P>

步练师咯咯地笑着。</P>

婉氏却白了她一眼,自顾自准备行李去了,内心却被拨起了涟漪。</P>

此事按下不表。</P>

赵尘铁腕收服了黄盖,便把孙策大军的降军约莫二千人都交给了黄盖。</P>

黄盖惊讶地问赵尘:“吾乃降将,军师又把江东的将士交付与盖,就不怕吾领兵叛变吗?”</P>

赵尘笑道:“黄将军英雄盖世,说一不二,岂有欺骗之理。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我主公帐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互相信任,上了战场都是要把背后留给自家兄弟的。再说了,这二千将士都江东子弟,都是好汉,也只有将军能压得住。”</P>

黄盖不禁感叹:“难怪主公在军师协助下,三破袁术,又破孙伯符,此等行军用人,将士们定当竭尽全力,岂有不胜之理。”</P>

黄盖知道孙策大军,最缺的就是这一条。</P>

随后,赵尘效仿陈登在广陵的治理,又给了刘备几条重建广陵郡的建议:</P>

其一,明赏罚,重威治。广陵的吏治颇为松弛,许多有权有势之人倚仗着各种关系,不把法度放在眼里,让寻常百姓求告无门,有失公允。故而赏罚分明,严肃法纪,将公平还给百姓,百姓自然拥护。</P>

其二,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一方的经济强大粮食充足,就意味着国力强盛,抚民的目的也是发展生产。</P>

其三,招兵买马,蓄积力量。毛主席有云:枪杆子里出政权。有了兵马,乱世才能立足。广陵郡里有不少袁术留下来的黑户,还有一些盗匪,收缴了交给关羽等人,轻松就能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队伍。</P>

其四,通水渠,连南北。缩短广陵郡各县的通行日程,以便能将南面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往北面,为北上收复徐州做准备。</P>

一整套下来,广陵郡必定称为徐州第一大郡,甚至是中原第一郡。</P>

一切结束,众人共同吃了晚饭,刘备照例又在县衙边上找了一座小院子给赵尘落脚。</P>

赵尘也不客气,自然接受。</P>

回到小院子,刚下马,迎面便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P>

“糜竺,见过军师!”</P>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糜家掌门人,糜竺。</P>

糜竺一身朴素着装,腰间挂着一块玲珑剔透的玉,跟刘备交给赵尘的信物类似。此时的糜竺已过而立之年,与关羽张飞同等年纪,但看起来要年轻许多。</P>

正如曹操对糜竺的评价:素履忠贞,文武昭烈。糜竺能在刘备集团群星荟萃的时期一路盯着第二的排位而无人嫉妒,就能彰显出他的水平。</P>

只是糜竺的才能不在政界,而在经商。</P>

赵尘与糜竺相视一笑,双方都心如明镜。</P>

此时寻来,定有要是相商。</P>

“子仲先生,找在下何事?”</P>

赵尘也大大方方,如今位居军师,称呼直接用字无可厚非。</P>

糜竺反而高兴,这就意味着赵尘并没有将他当外人看。</P>

“听闻宪和先生言,军师挚爱喝茶,竺带了些上好的茶叶,请军师品茗。”</P>

糜竺为了见赵尘是做足了功课,还特意去简雍和孙乾那里了解了赵尘的习性。</P>

这便是商人的特性。</P>

赵尘也不推脱,将糜竺请进院子。</P>

两人一道行走,虽然相差十余岁,但颇像是要好的朋友,有说有笑。</P>

八月十四的夜晚十分明亮,长江边上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风扫去了一天的烦恼,若是能有两三个好友喝着酒,品些茶,聊聊天,那是再好不过的。</P>

两人选了院子正中间的位置。</P>

下人们拿出携带的茶具,整整齐齐地摆在糜竺面前,一旁的火也已经升起来了,微红的碳一块块放进小炉子里。</P>

“子仲先生是带足了工具啊。”</P>

赵尘开玩笑说道。</P>

糜竺微微一笑:“军师新住院子,自然缺少一些物件,竺已经命人备齐,按常规习惯摆放在屋内。至于茶具,今日既然要与军师饮茶,自然需要带足。”</P>

赵尘点了点头,糜竺的公关水平在东汉末年应该数一数二。</P>

既然如此大费周章,必定有要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