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哀怨婉转的二胡声响起。</P>
“正月初一鞭炮响,苦煞镇东美娇娘。</P>
只因家乡闹灾荒,无奈随夫齐北上。</P>
举家到了清河镇,清河镇上人攘攘。</P>
镇南支起烧饼摊,美人麦香巷间荡。</P>
鸡鸣则出夜方归,疾风骤雨也无妨。</P>
父慈子孝媳耐劳,日子换了新模样。</P>
月有圆缺有阴晴,夫君患病卧在床。</P>
求医问诊钱花光,娇娘阿公愁断肠。</P>
痴心终归是妄想,阿公横心入赌场。</P>
为避追债跳高楼,断腰自此卧床上。</P>
娇娘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上满地霜。</P>
可怜娇娘十七八,只觉余生实无望。</P>
夫君死在四月三,东拉西借方下葬。</P>
阿公腊月咽了气,娇娘日夜守在旁。</P>
正月头里打了春,气候不似往日凉。</P>
无奈陈尸大道旁,卖身好把阿公葬!”</P>
一段说罢,周围人唏嘘不已,确实跟以往听的书有些不一样。只因男子边说书边演奏,书中女子的悲惨身世配上悲戚哀伤的音乐,很是催人泪下。</P>
人群中不禁有人问道:“说书的,那女子最后怎么了?”</P>
男子笑了笑:“诸位莫急,且听我继续道来!”</P>
这时响起一阵急促的鼓声,众人的心绪再度被吸引过去。</P>
“娇娘孝名远近扬,此前无人真心帮。</P>
此时出手显大方,皆是因她俏模样。</P>
恶人出银一百两,欺侮娇娘尸体旁。</P>
上下其手无羞耻,引得旁人心荡漾。”</P>
听到这里,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大骂一声:“畜生!”,董婉不禁也皱起眉头,心想这都是些什么人。</P>
说书男子稍稍停顿片刻,紧接着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响起,在戏台上,这一般是英雄人物闪亮登场的前奏。</P>
“天降英雄少年郎,豪掷白银五百两。</P>
先将恶人喝退场,再助女子把父葬。</P>
赌场那厮来讨账,再散千金将债偿。</P>
只身男儿孤身女,前行路上影成双!”</P>
听闻女子被救,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直夸那少年郎是好样的。优秀的说书人总是能让听众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情绪变化,场上说书的男子无疑是优秀的,他借用手上的乐器确实做到了让周围人听到了不一样的说书。</P>
待欢呼声渐歇,缠绵悱恻的琵琶声再度响起。</P>
“溧河流水清然然,云断横山雾茫茫。</P>
少年喜将朱唇尝,娇娘自愿解罗裳。</P>
云雨自那巫山来,降在溧河篝火旁。</P>
娇娘有情郎有意,双双共赴温柔乡!”</P>
既然是在市井小巷里说书,自然少不了旖旎缠绵的男女之事,这不,周围的观众纷纷陷入了想入非非当中。男子倒还罢了,那些脸皮薄的,未经男女之事的女子仅是听到“朱唇尝”“解罗裳”便已经羞红了脸,董婉脸上也浮现出羞怯的模样。</P>
“多谢诸位的捧场,这一段真人真事就先给大家讲到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