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吃完早餐后,离开岳家的时候,岳家父子送到了大门口,一再的吩咐他,以后,就当这是自己的家,一定要常住常往。
其言下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孙山自然笑嘻嘻的点头答应。
孙山对于自己的条件,非常的清楚。
以自己一个贫寒秀才的身份,如果不多吃几碗软饭,是非常难迅速爬起来的。
既然,自己有这条件有这机会,软饭都吃成了这样,还有什么不好意思。
其实,他在心头偶尔也闪过,张家的小妞,也闪过自己刚入城时,见过的李长史的女儿。
只是,随着自己的事情越多,随着自己的私心越重,渐渐的将一些不太需要的人,移到了思绪之外。
(渣了吧!没办法,总不能将每个女人都抓在手里不放,有时候,适当的放手,也是成全别人的幸福。)
孙山带着这种惆怅,一路坐着黄包车,向着江心码头而去。
他发现,才一个晚上的时间,大同运输社的黄包车夫们,都已经知道了,靠右行驶。
说来好笑的,这个世界的人,对左右不是分得太清。
结果,罗志祥竟然想出了一个蛮法子。
就是在黄包车的右边车把上,都系上一根红布条。
这样,就自然而然,知道应该靠着哪边走了。
另外,街道的主要路口,已经有了身穿运输社制服的员工,右手胳膊上,也系着红布条,手里挥着红绿旗,口中含着口哨,开始指挥起交通来。
这让孙山非常的欣慰。
因为,通过这一番指挥,交通的秩序,明显比起昨天,要好上了一些。
只是,一些居民,明显也不适应,不是在嚷嚷,就是自行其道。
这万事开头难呀,只要大家都懂了,都知道了这番规则带来的好处。
再加上将来的严厉措施,日子一久,也就固定了下来。
书院的早晨是美好的。
穿着各色书生袍的学子们,看到,肩背着同色斜跨肩背包的孙山,基本上都点头或笑脸而视。
对于孙山的到来,在当初的一二天,书院里的确轰动不已。
但当大家见到孙山也和自己一般,每天都老老实实,甚至比自己更多的投入到学业当中,也就降低了好奇心。
而孙山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
自己想在这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有把握的考取举人,然后,再继续考中进士的话,也没什么心思,与不必要的人来往。
可是,事情就这么不如人愿。
正当他穿过书院的大操场,准备走向中级乙一班时。
几道身影拦住了自己。
孙山瞟了一眼,五个身穿奢华儒服的青年士子,站在一个背着长剑的高个青年身后,跃跃欲试的站成了一条线。
试图拦住自己的去路。
真是无聊!
孙山脚步一转,毫不停歇的往左一迈。
就欲越过他们。
这个,几个学子嬉笑起来“哟,山中秀才这是怎么啦?见到我们王公子话都不敢说了吗?”
孙山心里愣了一下,王公子?
是扬州王家的人吗?
不过,自己是来读书的,是来争分夺秒,吸收学问的。
这几人见到孙山毫不停留的继续走,连话都没有一句。
就更神气了。